小学生数学学习行为的规范策略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4月   作者:王德芳
[导读]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规范的数学学习行为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更严密,更精确,更有条理,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真正形成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孩子们的数学素养和生活能力,让他们终身受益。

王德芳    重庆市南川区楠竹山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规范的数学学习行为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更严密,更精确,更有条理,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真正形成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孩子们的数学素养和生活能力,让他们终身受益。
【关键词】学习行为;规范;解题;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04-064-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新课程实施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规范学生学习行为,而解题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强解题的规范性性训练便成了数学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行为的重中之重。
        一、审题规范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过程包括明确条件与目标、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与方法三部分。
        题目条件的分析,一是找出题目中明确告诉的已知条件,二是发现题目的隐含条件并加以揭示。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对各种题型都可以根据学生知识实际水平进行示范性解读,带领学生逐字逐句的找准关键字词,明确条件与问题,用日常语言,图表语言,数量关系式等弄清条件与问题的内在联系。明确要求什么或要证明什么;把复杂的目标简单化,把抽象目标具体化;把不易把握的目标转化为可把握的目标。或从条件顺推,或从目标分析,或数形结合,或画出关联的草图并把条件与目标标在图上,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链接点,从而确定解题思路。一个题目的条件与目标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必然的联系,这些联系是由条件通向目标的桥梁。用哪些联系解题,需要根据这些联系所遵循的数学原理确定。解题的实质就是分析这些联系与哪个数学原理相匹配。有些题目,这种联系十分隐蔽,必须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加以揭示;有些题目的匹配关系有多种,这类题目大多可以一题多解,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读题审题的训练,使学生的思路更有方向感,从而形成解题套路。
        二、语言表述规范
        数学有精确性的特点,对数学语言的要求就不许太随意,语言叙述必须规范,规范的语言叙述应步骤清楚、正确、完整、详略得当,言必有据。数学本身有一套规范的语言系统,切不可随意杜撰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让人不知所云。特别是几何证明题,每一步推理,每一个结论的形成都必须有依有据,符合数学原理和数学逻辑,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精辟的分析,形象的比喻,奇妙的启发,严密的推理,精心的板书做好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实际有机渗透,让学生作业时有规可循。


准确地应用规范化语言用代数式表示数量或数量关系是数学学科的基本要求,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5x+8y,可翻译为:“x的5倍与y的8倍的和”,就不能读作“5乘以x加6乘以y”.又如,“设甲数为a,乙数b,用代数式表示这两数之差.”这里所要表达的量不明确:究竟是a-b,还是b-a?而代之以:“数a与数b之差”,即表述了明确的量:a-b。“一字或一词之差,就表示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词序颠倒,也会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如“全不为零”与“不全为零”、“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等等。因此教师对有关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的叙述一定要准确,不能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和误解,数学课堂同样要注重口语训练,语言的规范化训练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前提和体现。
        三、格式规范
        学生解题时往往只注意把答案随意的写在考卷上,忽视了卷面的整体效果,无法给阅卷老师美感,更有甚者胡乱作答,让阅卷老师从“一堆乱草”中去寻找答案,这样的考卷的考分只会不一意外的丢掉很多“冤枉分”。教师阅卷时常见的问题:计算和化简没写最后结果,列代数式不化简,漏写单位,因式分解不彻底,对分类讨论题不能综合解答,学生做化简求值时直接代入数值求值,更有甚者在原卷上划斜线约分等不良习惯。我每次接手新班或新学生时,学生作业都不“合格”,更谈不上规范。此时我便会耐心的引导学生阅览课本,感受教材编排版式的美感,(我们细看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的题号与题目之间,题干与小题之间,文字与图形的搭配都是很讲究的),师生一起约定作业的书写版式,从而规范作业,规范笔记,哪怕就是一张草稿纸的写法也不放过,要求他们草稿书写有条不紊(训练前学生的草稿书写很随意),对一些特殊的题型更要细化书写格式。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做好板书示范,加强作业督导,引导学生按考卷的评分标准作答,考前考后适时总结提炼,规范学生解题行为,考生的考卷定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彻底解决“冤枉丢分”的缺憾。
        四、解题后的反思
        解题后的反思是指解题后对审题过程和解题方法及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与思考,从而有效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形成新旧知识的链接和思维模式的构建,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的能力,从而实现服务生活的目标。
        (一)学生解题过程中有时是经过多次受阻而后“灵感”突来。特别是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解出答案后那种成就感可让他欢呼雀跃,能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陡增,此时教师若能引导他去和同学们分享,不能不说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带动和感染。或者和同学们重现一下这个思维过程,追溯“灵感”受阻的原因,总结审题过程中的思维技巧,反思审题过程中的思维误区,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二)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的正确与否,解题速度的快与慢,解答途径的曲与直,能体现一个学生是否全面掌握了所学知识,能反映一个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学生在解题时总是用最先想到的方法,也是最常规的方法,因此,解题后思考一下有无其它更为快捷的更技巧的解法,可使学生开拓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学会了独立思考,认真分析问题,探寻解题思路,落实解题步骤,规范的数学学习行为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更严密,更精确,更有条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真正形成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孩子们的数学素养和生活能力,让他们终身受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