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差别化,分类巧提高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4月   作者:王莉萍 牛文倩
[导读] 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背景有所区别,在此基础之上所产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差异较大,对此老师需要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差别化的教育和引导形式来鼓励学生,实现学生的综合成长及发展。对于初中生来说个人的心智还有待成熟,因此老师的恰当引导必不可少,初中班主任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鼓励,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王莉萍  牛文倩    银川阅海中学
【摘要】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背景有所区别,在此基础之上所产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差异较大,对此老师需要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差别化的教育和引导形式来鼓励学生,实现学生的综合成长及发展。对于初中生来说个人的心智还有待成熟,因此老师的恰当引导必不可少,初中班主任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鼓励,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关键词】差别化分类;初中班主任;教育干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04-161-01

        一、差别化教育
        差别化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指导作用。初中班主任需要结合班级管理以及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现实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关注与学生在情感教上的交流以及沟通,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加强对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有效引导,在了解学生基础信息的基础之上采取分类干预的形式给予学生更多恰当可行的指导及帮助,保证学生能够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及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班主任管理制度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取一刀切的形式落实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实质的管理质量以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足,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及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初中班主任教育干预的对策
        为了避免上文中所出现的不足,初中班主任需要注重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及时优化及改革,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管理方向以及干预的切入点,加强对学生的差异化鼓励和引导,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保障学生能够主动与老师进行互动,在已有学习基础的前提之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一)对优等生的教育干预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人和引导者,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以及指导策略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行为方向,如果能够以差异化的教育教学策略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那么对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对于优等生来说,班主任需要重新调整教育干预的思路,这一部分学生的思想比较上进,同时品德较为优秀,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对此老师可以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与优等生的情感交流以及沟通上。


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心理还有生理还有待成熟,老师的恰当引导必不可少,尽管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但是生活实践能力不足,因此老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生活实践上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根据学生在学校以及家庭中的具体表现来制定周密的计划,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另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提升非常关键,在落实这一教育教学引导工作之前,班主任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是非判断能力,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以及引导方式来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以及青睐,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二)对中等生的教育干预
        中等生的教育干预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班主任教育工作质量及效率,这一部分学生所占有的比重偏高,因此老师的教育干预影响较大。与优等生相比于,中等生的学习成绩稍差,但是智力发展正常,可能会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比如有的学生意志力不够坚强,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以及反省能力。班主任需要根据这一部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规律以及发展轨迹给予其相应的帮助以及关爱,注重对中等生的个性化发展引导,鼓励中等生进行认真观察,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之中意识到个人的不足和优势,从而实现扬长避短。另外结合相关实践调查不难发现,很多中等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之中非常容易出现出小差的现象,对此老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通过干预计划的周密制定来,那a保证学生保持高度的集中力与老师进行互动和沟通,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从而实现个人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
        (三)对后进生的教育干预
        后进生的教育干预工作难度偏大,班主任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恰当引导,从目前来看,尽管有的初中班主任节结合后进生的教育干预要求积极调整干预思路,但是实质的管理效果却不容乐观,回报率偏低。作为老师个人来说,除了需要注重精力和时间的合理匹配之外,还需要调整自身的管理思路和方向,不能够放弃后进生,而是需要给予其更多的关爱以及帮助,保障后进生能够转变自己已有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学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实现良性成长及发展。
        三、结语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我国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许多老师开始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发展为依据,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层次化的引导,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公平性,积极践行素质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利用。
参考文献
[1]曹秀芹.运用差别化,分类巧提高——初中班主任教育干预点滴谈[J].科教导刊,2013(33):62-63,85.
[2]李冬雪.如何运用差别化,分类巧提高[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 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