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建模教学为思维性教学,提高学生审题意识 ——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教学反思探讨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5期   作者:王利武
[导读] 2017年新课标课程改革后,文学类阅读成为语文高考的必考板块。
        【摘要】2017年新课标课程改革后,文学类阅读成为语文高考的必考板块。针对这个情况,对高考文学类阅读的教学反思进行浅略的探讨,致力于在高三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迎合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化建模教学为思维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审题意识。
【关键词】文学类阅读    建模教学    思辨分析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与政治的腾飞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新课程标准改革,其中更是明确提出了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要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明确文学类阅读为必考内容。而在文学类阅读中占据举足轻重位置的小说阅读无疑成为全国卷考查的宠儿,相对于散文阅读,在近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中占据了大半江山。这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小说阅读却是学生掉分的重灾区,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浅略的反思探讨,总结如下:
一、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学类阅读的命题特点以及趋势
        自 2007 年到现在,新课标全国卷的《考试大纲》基本上没有做过改动,考试结构
以及相对应的能力层级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为了更加完善会对个别词进行删改。但是2017 年《考试大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取消了选考内容和必考内容,在现代文阅读这一板块中,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都成为必考内容,另外,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相应能力层级也有所变化,其中小说阅读的考查内容和对应的能力层级也发生了变化。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内容所对应的能力层级为 C、D、F,而2017年的考试大纲又加入了 B 理解,共涉及到四个能力层级。这说明我们所考查的能力层级更加全面的同时,考查内容困难的程度也加大了。这与我们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完全契合。考查的能力层级越广,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就越有利。


二、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缺乏审题意识
        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高三的课堂教学更倾向于建模教学,即教师通过大量的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让学生在解题过程能做到有“模”可依。这种教学模式的原意是帮助学生架构完整且规范的知识体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常常被建模教学的套路限制,对问题缺乏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很多时候看到题目根本没有独立自主的思辨能力,缺乏审题意识,纯粹套作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从而陷入一种“这道题老师讲很简单,自己做却总是不得分”的怪圈中。如:
        2019年广一模的文学类阅读《米缸山下播绿记》的第一道主观题:
        文章把育苗工作写的如此详细,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这个题满分是6分,可是学生的得分主要集中在2~3分之间,题目难度不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很大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他们缺乏对题干的思考,以及对文本的联系分析,在具体的答题中看到“用意”二字就纯粹套作解题步骤,这样势必拿不到高分。且看这道题的参考答案以及分数赋值:
        ①照应标题,标题为“米缸山下播绿记”(形式方面,1分),内容上紧扣“播绿”二字(或:详写育苗工作符合作品写作的内容;)(内容方面,1分)
        ②突出护林工作的艰辛,(工作方面,1分)表现护林员默默付出和乐观(或认真、细心等)的品质;(品质方面,1分,)
        ③详写育苗工作,提醒人们要保护大自然,珍爱人类的大家园。(主旨方面,2分)
        通过这份答案可以得知,答案在围绕小说情节、人物、主题的基础上,还需要具体结合作者为何如此详细描写这部分内容的问题联系文本分析。这道题审题的关键不仅在于“用意”二字,还要注意前面提及的“文章把育苗工作写的如此详细”,这是一道情节构思的作用题,学生要解决这道题目,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和鉴赏理解能力,既要知道情节构思的考点知识,即对人物的塑造、对情节的作用、对主题的展现,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文本,解读作者为何如此详细描写这部分内容,从中理解命题者的题目设置意图。然而这却被大多数学生忽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