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高中英语口语的教学已经成为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目前社会人际交往以及英语学习的关键的部分,但目前随着英语口语教学的热度过后,社会以及教育部门就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视度逐渐减少。随着对我国目前朗读教学的研究发展在现代英语口语教学中仍然有些许不足,于是就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逐渐出现了“以读促说”的新型口语教学模式,并针对以往研究所表明的教学现状来进行新型教育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英语口语;以读促说
目前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仍然保持着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许多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后不能做到听说读写同步进行,特别是学生英语口语的水平相比其他方面发展的更加缓慢。在以往的各项研究中都表明我国学生英语的口语成绩相比听力以及阅读等多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差距,这也就反应出来目前我国高中英语的口语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国家口语水平相比之下的现状及不足之处。以下内容就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的研究现状以及新型模式推出后的应用并强调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
1 我国与国外近年来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及现状
在以往的调查研究中,高中学生的口语水平往往与他们自身说话的流利程度来决定,但他们自身说话的流利程度的提升不是在教师的教导下做到的,而是随着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增加以及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出现的。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想要提升高中生普遍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学习分配。读的方式包含阅读和朗读等方式,其中阅读的本身就是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来促进听觉和语言的带动,在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更应该重视学生日常的阅读和朗读训练。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来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训练,由此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可能性。但目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就是对其关注度较低且完成度较低。
2 “以读促说”新型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实施途径
以读促写是通过朗读和阅读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增加的一种新型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朗读和阅读即可以促进口语能力的提升,同时这两者也是口语能力水平提升的基础。高中的英语教师往往也会注重这一点来通过模仿英语国家的标准读音让学生聆听,进而来提升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水平。于是就出现了通过朗读和阅读提升学生口语能力的方法与方式。
来实施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途径有复习或讲解,高中教师可通过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对以往所讲的教材朗读的部分进行复习并阅读。
并向学生发放新的关于朗读的课外材料,对其中可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提升的部分重点讲解。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张开嘴巴大声朗读的方式进行增加英语阅读的熟练度,可通过个人阅读、小组合作阅读等方式让学生自主的进行中阅读联系,提升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熟练程度进而来提升学生在阅读时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高中英语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口语练习情况。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个人阅读、集体阅读或教师领读后让学生个体去讲台进行演讲或两人进行英语对话,这样通过实践的演练并对阅读材料的熟悉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在“以读促说”的新型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用朗读和阅读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前提就是要注重对朗读和阅读材料的选取,首先要选择的就是学生所熟悉的、高中英语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在选择朗读或阅读素材的难度上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难度太高对学生自身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以读促写”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从学生阅读或朗读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多重视的是口语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本身学习知识的内容。同时选择的内容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台词、小说等内容,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口语表达能力教学的积极性而提升他们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关于阅读促进口语表达的各种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给与学生适当的鼓励以及科学的评价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口语表达的学习动机。
4 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叙述分析,目前我国有关高中的口语教育的实践及研究还没有完善,学生很难做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共同发展与进步的情况,通过分析目前高中新型的“以读促写”的口语表达教学模式的内涵来需求其实施途径,并叙述了在“以读促写”的口语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式,可以通过对学生阅读和朗读学习的培养来促进学生口语教学体系的完成。高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学习情况直接关乎着一个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所以高中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及培养。
参考文献:
[1] 卢宁,商丽丽,张宏斌 . 全球视野下英语朗读口语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 [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9).
[2] 何玲 . 以朗读促听说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J]. 教育与职业,2014(15):176-177.
[3]张颖.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策略初探[J]. 好家长, 2018(59):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