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蒋德岭
[导读] 本文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课时为例,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课时为例,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正数和负数可以简洁的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渗透符号意识、极限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关键词: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正数和负数可以简洁的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渗透符号意识、极限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2、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的负数到数学中的负数的认识过程,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数学史的教育与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正、负数可以简洁的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负数
        1、课前谈话:孩子们,平时上课老师对你们都有哪些要求啊?(指名说一说)老师同样希望你们能在这节课上积极回答问题,说错了没关系,老师还经常犯错呢,错了有大家帮忙纠正呢,是吧!另外,也不要太拘谨,放轻松一点儿,好吗?
        2、同学们,虽然咱们接触不多,但老师真喜欢跟你们聊天,所以我临时决定透露一个一般人我不告诉的私人信息给你们,想不想知道?那老师有个要求,一会儿老师说信息的时候,请你把其中重要的、关键的信息用你认为最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来,你俩去黑板上去记,好,准备好了吗?(两名同学上台记录,其余学生独立记录)“我家住在二楼,而我的车停在地下二层”(寻找重要的资源)
        3、好了吗?我们来看下,这位同学是这样记录的,这位同学是这样记录的,咦,老师对这种记录方法特别感兴趣,哪位高人写的?快说说你写的这个表示什么意思啊?(地下二层)那如果我把它前面像减号一样的这个符号去掉,它还能表示地下二层吗?(不能)(再添回去)看来这小小的符号,它的作用还真大啊,你说,大在哪了?(可以表示出地下)还大在哪了?(用手势引导学生:它们都是这样记的,而它却是这样记的)(简单)那你知道它叫什么符号吗?(负号)这个数呢?(负数)怎么读啊?(负二);
        4、既然地下是负数,那地上就应该是?(正数)你会写正号吗?(指名板演)负号不能去掉,那正号可以去掉吗?(可以、不可以)我现在把它擦了,还能区分地上、地下吗?(能)那可以去掉吗?(可以)
        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寻找意义
        (一)天气预报
        1、在你的生活中,见过这样的负数吗?在哪见过?(指名说一说)(对于说的不明确的,一定要追问清楚)
        2、说到天气预报,老师这儿也有一份天气预报(出示图片),看得懂吗?那好,拿出老师发的学习单,看图快速填写表格,再在小组中说说各数表示的意思,以及你的发现。
        根据图中的信息填写下表。
                                             
        备注:1、你会读这些数吗?试一试;
        2、在小组中说一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3、观察这些数,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
        3、汇报:
        (1)好,现在把目光聚焦在这,谁来汇报第一个城市:哈尔滨的气温?(哈尔滨最高气温:零下19℃)对,播音员就是这么读的,但在我们数学上还可以怎么读?(负19℃)-19℃它就表示零下19℃
        (2)下一个:北京,谁来?(如果学生意思表达不清楚,再问:谁能说的更完整一些?)(零上5℃,零下5℃)快快快,5℃给个手势,这是啥?(0℃)这呢?(5℃)刚才不是在下面吗,现在怎么跑上面来了?那-5℃在哪呢?10℃呢?咱们现在到三亚了,38℃感觉、动作?现在到撒哈拉沙漠了,50℃感觉?这说明什么?(零上温度,数越大越热)
        (3)上海呢?(最高温度:8℃,最低温度:0℃)0℃的时候怎么了?(水开始结冰了)
        (二)其它
        1、你还在哪见过负数呢?(指名说一说)行,就你们刚才说的这些例子,每一个小组就举一个,带上单位名称,然后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明白,可以简单的画个图来讲解,这样就更好了;小组合作,师巡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上台展示)
        2、同学们都非常有想象力,画的都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几个小组的同学,他们找到的生活中的负数是什么样的?(边展示边介绍)(通过引导学生说具体情境中负数的例子,让学生反复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3、同学们分享了这么多例子,能允许我也分享一些我的例子吗?
        (1)微信账单中的负数:这是老师的一份微信红包账单,见过吗?能说说账单中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吗?
        (2)海拔中的负数;
        (3)现在对正数和负数有点儿感觉了吗?那好,我来举例子,你们来表示,有问题吗?抢答啊,看谁反应快!
        这学期咱们学校共转来21人,转走18人;
        李明的期中数学考试成绩提高了18分,期末考试成绩又下降了5分;
        与标准体重相比,小明重了3.5千克,小亮轻了二分之三千克;(板书这两个数)看来,正、负数中不仅有整数,还有分数和小数。
        4、(课件出示)回顾这些例子,你发现什么了?它们都是?是啊,只要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三、回归数学,抽象理解
        1、如果我给刚才的温度计来个大变身(从温度计到数轴)你还能在这些点儿上找到相应的数吗?(指名上台标)
        2、如果想找到100,给个手势,朝哪边?-1000呢?…?找的完吗?(演示:向两端延长)
        3、此时,再观察这条直线,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和同桌快速的交流一下。(让学生明确:1、正数都在0的右边,负数都在0的左边;2、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
        四、全课小结,了解历史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么简洁、好用的负数,你知道是谁发明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出示负数的产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外发明负数比我们晚了多少年吗?(数百年)此时,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文献:
        【1】孙凯权.《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与反思[J].科普童话,2015(38).
        【2】尤丽芳.《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与说明[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