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学期做备课组计划时,备课组的老师建议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授课,不可东一课西一课,“吃零食”似的上课会造成整体营养跟不上。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具有知识性,还应该具有系统性及逻辑性。在这个大背景下,全组进一步讨论:有的老师建议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出发,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应该按照教材规定的顺序上;有的老师提出可以先讲要求背诵的篇目;有的老师认为可以从内容上划分并进行授课。大家意见各异,面对背诵压力,更多的老师决定先讲《劝学》,这也是我们一贯采用的方式,希望通过此法给学生留出相对充裕的背诵时间。
关键词:劝学 方法 教学思考
备课时,过往的一些画面闯入我的脑海:“程式化”的授课方式,中间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入一些互动环节,为提高学生能力再进行课外相关知识迁移等等。在我的语文课上,学生参与度相对较好,课堂看起来并不枯燥乏味,可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想到会上的讨论,我们仅仅为了方便学生的背诵,就对单元顺序进行调整,这样做是否合理?我决定重新回看第三单元,重备《劝学》一课。
一、整体考虑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是古代议论性散文单元。这些散文中,有议论治国得失的《寡人之于国也》,有总结军事经验的《过秦论》,有讨论学习和人才培养的《劝学》《师说》。从内容角度出发,我们将《劝学》和《师说》两课“劝学类”文章放在一起,从而感悟荀子和韩愈的教育思想,进而梳理中国“劝学类”作品,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翻看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的语文教材中都有相关的劝学主题的文本。例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在“语文园地˙日积月累”部分要求学生背诵“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光难买寸光金”的句子,希望以此勉励学生从小珍惜时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选了朱熹的《观书有感》告诉学生应该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和学习才能进步。初中七年级上册的《论语》、七年级下册的《孙权劝学》《为学》等文章也都表现了“劝学”的主题。
“劝学”实则是中国的一种学术传统,一种思想。中华民族也正是因为有了前人的劝勉、鼓励、教诲,并且在一代代的薪火相传中,才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因此在讲《劝学》《师说》两篇文章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劝学类”课文进行拓展性阅读,使得学生能够汲取前人的教育思想、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下是我对《劝学》一课的教学思考。
“劝学”在古代是两个词。“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学”就是学习的意思。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法。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他在《劝学》一文中也写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与学习相依相随的是思考,思考则会生发出问题,而后将是新的思考实践,交流传播。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思考实践的累积中,带给学生的最大好处就是会促成其产生质的变化,“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教育的作用显得如此生动,同时我也解决了一个疑惑:作为儒家大师的荀子,为什么会培养出了韩非和李斯两位著名的法家学者和政治家?荀子的“化性起伪”使“涂之人能为禹”成为必然。
二、《劝学》“学”是关键
我班学生普遍认为,当代学生不缺少学习目标,也不缺少鼓励、劝勉、鞭策自己的人,可还是学无成效。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荀子,在《劝学》里能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法。
经过预习,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概况为:“学”的目的是什么?“学”的方法有哪些?“学”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生快速找到了选文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认为“知明而行无过矣”是学习的目标,成为“君子”则是学习的目的。达成目标,成为君子,该怎样“学”?
(一)学习方法
1、“闻见”
《劝学》第一段用了三个比喻: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是比蓼蓝更加纯青;冰是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更寒冷;本来端直的木料可以輮成圆形的车轮。这三个例子都来自日常的生活,是当时的人亲身直接感受到感性认识。荀子在《正名》一文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
2、“假于物”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通过借助事物的优势,使得自己原有的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这类人更是通过借助外物,达到弥补自身不足的目标。他们成功实现了“知之不若行之”,即利用事物的本质特性,自如地应对各种状况。
3、“积累”
荀子认为实现“涂之人能为禹”的其中一个条件是个体的努力,他将其称之为“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类比推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由此完成了“君子”到“圣人”的转变。“圣人者,道之极也。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圣人”即荀子心中最完美的人。
(二)学习态度——“专一而静”
课前,我班学生提出当代学生不缺少学习目标,也不缺少鼓励、劝勉、鞭策自己的人,可还是学无成效。这是为什么?学生们认为,学习方法易学易操作,难在心态。“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与之对比的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蚓与蟹最大的不同在于,蚓专注于一事,心不被外界其他事物干扰,“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
不论是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还是为方便学生背诵而先讲背诵篇目;亦或是从内容上划分的授课选择,任何一个都是可选项,但前提是我们应明确目标,善用方法,潜心一事,静心而教。
再讲文言文时,我将不在用程式化的方式梳理课文,着急地将干瘪的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也将不在只是记录员。我要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走进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内心,品悟文字背后的人生真谛。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著[M].北京:中华书局版,1979.
[2]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