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面优化素质教育的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教育使命,因此,我们这些奋斗在一线的班主任要深思熟虑、不辱使命地去完成好自己所担负的班级管理工作。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对站在全球历史舞台的学生来说,如何教育学生、如何管理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对每个老师而言都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对职业高中的管理工作更加复杂,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我们对做好新时期职业高中学生的教育管理作出了深入研究,在这场全球爆发的新型肺炎重大疫情面前,“家校共育”的管理模式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良策,下面就这一管理方法的具体落实及经验作出了详细分析和探讨,以此来推进我校班级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职业高中、班级管理、家校共育、存在问题、措施
引言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无形的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学”两个教育内容人为地分割开来单独实施,这从根本上扭曲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时代要求我们应该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两者融会贯通,进而将它们各自应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下面本文就针对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挖掘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措施。
一、家校共育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共育是实现教学效果发挥的最佳手段,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在疫情的特殊期间,为了不影响整体教学进度,学校组织老师通过网上授课、定时作业、网络探讨等教学渠道,但是学校真正的能够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吗?因此,家庭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家校共育新模式面临着较大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家长受约定俗成影响,从内心深处抵触家庭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父母对其所实施的家庭教育也是相当必要和具有很强的先天性功效的,对一个人的思维开启、健康成长、锻炼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效能,家长本人的人生观、金钱观和处世观均会对孩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在网上教学这段时间,我们不难发现众多家长内心的如此想法由来已久,“既然现在我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学校去管理和教育,那么对其实施教育的全部责任即顺理成章地转移到学校的方面”「1」。严重地阻碍了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
第二、家长的思想认识出现偏差,教育思维有待提高。很多家长未能深刻认识到自身才是把孩子送到人世间之后的第一位教育者,更没有扮演好第一位教育者的角色和应担负起的启蒙教育职责。在当前社会,开展家庭教育仅仅只局限于孩子的知识、技能及素质教育的严谨构建,而对自己本人的素质构建则是表现出严重的忽视、松懈或是不以为然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提出的条条框框很多,对自己本人提出的自律要求极其的少;批评和埋怨孩子过失情况的多,自省本人行为过失或出现错误的少「2」,这种情况下家长未能将自身的素质构建与教育孩子这一神圣使命紧密结合,家校共育的模式在这样的家庭中很难开展。
第三、家长为了生计忙于工作,从内心忽略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很多家长背井离乡,在外奔波,孩子只能无奈的托付给年迈的父母或者长辈,一年到头也很少和孩子谈心交流,更别说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动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就在这种家庭教育缺失的环境下长大,家校共育模式不能顺利进行。
二、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有效措施
上文中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家校共育模式开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第一、得到领导认可,重视家校共育。家校共育新模式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重视,由学校出面介入,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学校可以结合实际,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这些有号召力的家长大力宣传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优势性,逐步使更多家长接受家校共育这一新模式,从而全面配合学校工作;其次,学校组织培训,为家长和老师充电,比如家长会、专题讲座或班主任培训等形式,突出家校共育的内容和作用,以便更好的宣传家校共育模式。
第二、老师率先开展,转变家长观念。在开展家校共育模式中,老师首先要摆在自身的教育心态,严谨治业的教学作风,而且须在长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持续充实和提升本人的教育和管理技能「3」。为了实现家校共育的预期效果,我将家长的联系方式全部存在手机中,然后通过微信、QQ积极申请加入好友,组建班级家长微信群、QQ联络群。在群里不仅可以传达相关通知,更重要的是及时反馈孩子们近期的学习和思想,同时引入一些家长学生共同关心的学生话题,久而久之构建出朋友般的融洽和亲近关系。
第三、拓宽沟通渠道,全面掌握动态。家校共育新模式强调的是学校和家庭的默契配合,以此共同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二者之间必须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实现多渠道沟通。比如学校开展运动会、元旦汇演、职业体验活动或者考试,邀请家长们到学校来,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家长们通过现场参观孩子们的在校表现,不仅可以让家长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而且通过对比找出孩子们的差距和不足;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创办《家校专刊》,让家长更加深入的了解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况,以便更好的开展家庭教育。
有计划有目的的家访活动,也是实现家校共育新模式必不可少的途径。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重点学生进行家访,并在此过程中宣传家教知识,传授家教方法。与此同时,学校也能够通过这一方面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效的调整学校教育。
三、结语
知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教育工作的成果决定于学校老师及家长教育作用的统一性,倘若不存在此种默契的统一性,那么学校所进行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即定然像纸制的房子不能实现定型的效果。”为了孩子们顺应时代需要,让我们把“学校教育”这只有形手和“家庭教育”这只无形手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双管齐下,唱响家校共育主弦律!
参考文献
「1」吴重涵《家校合作:理论、经验与行动》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12月。
「2」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3」乔银彩《班级教育中“爱”的作用》现代农村科技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