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言”教育的魅力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张玲弟
[导读] 身为一个普通教师,我们该“如何理解21世纪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摘要:身为一个普通教师,我们该“如何理解21世纪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对于这个问题,我几经思索,有了自己的一点点思考:第一,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能结合国内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要放眼世界,关注国外先进的教育发展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不能单单学习专业技能,还应该做全面的通才。
关键词:教育的魅力,求知, 教育者
        要时刻关注教育、时事动态,始终站在教育前沿,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共建和谐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断健全完善教育制度。同事要有敏锐的嗅觉,开阔的眼界,做事要卓有成效。发挥自己独特的魅力感染学生,做有温度的教育,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放眼全局,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教育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它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更多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耐心、勇气、魄力和担当。
        第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讲:“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当教师做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即使培养不了圣人,却一定要追求培养君子。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告诉我们“真”教育比一切都重要。在我刚走出学校的那一年2006年。我遇到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我记得那天是“五四”青年节,学校正开展着学校的五四青年节晚会。绝大多数同学都被节目吸引了,因我感觉有点凉回宿舍加衣服,一个学生走进我的宿舍,向我借手机说是给家人打个电话。我对此丝毫不加怀疑。所以我豪不犹豫就把手机拿给她了,让她打完电话后再还给我回来。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她拿走了我的手机后,直到那晚的节目结束后,我都没有再见到她的人。我很肯定,她说我所教的两个班中的一个学生。第2天上早读后,我同学生聊天中得知到她于前一天晚上晚会结束后便已离校回家了。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们家可能有什么事儿?走的匆忙。我并没有在意。

而后两天我依然没有见到她,我才觉得事情好像并不是我所想的那么简单,于是我向其同学打听她,谁与他们家最近,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学生,然后戏剧性的变化让你想都想不到,与她家相近的几个同学,下课后,骑着自行车就跑到她们家,跟她拿我的手机,她一律说没有跟我借什么手机,学生们回来告诉我情况后,第二天下课后,由几个同学带着我到了她们家,见到了她的家人,她家人很忙,要出去旁边邻居家玩,也不管有什么事找这孩子,匆匆走了,我这会儿才明白她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成长,是什么促成她那样的行为,我并没有再问手机的事,只问了她一句,让她想好什么时间返回学校上学?
        第二件事情也很简单,在一个晚自习中,我让同学们相互交流,自行讨论,有两个学习稍差一点的男生,因为英语有点吃力,无法听进同学们得交流,有点捣蛋甚至跟组长发生了语言冲突,还大骂组长,又说我教的英语课太难了,最后影响到了整个班级的讨论。自习课中,我没有说他半个“不”字,只把他单独叫到了我的宿舍。跟他聊天。从中我知道了:他并没有想从读书这条路走出农村。他只是觉得学一些知识,以便于他更好的做活。我没有把我的想法强加于她。只是让他简单的想一想。现在一个人在社会无论干什么都需要什么精神?应该遵循的是什么?他已经为你的生活想好了路子。他将靠什么带领你的工程队干活呢?每个人都每个人的追求?你该拿什么去坚守你的追求?就这样,多年后的一天,他花了几天时间找到我家里,跟我再次提及那天我问他的话,他说很感谢我,是我让他懂得了做人,懂得尊重别人,学会做人,才造就了当时的他。
        这两件事后,我思考了很多、很久:我反复问自己,如何才能教好孩子做好人?到底是教孩子求知重要呢?还是先教会孩子做人重要?我清醒的认识到教育要从小就要教会孩子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知识只是孩子学习的一方面,做好人才是伴随孩子一生品质。先立人,后学知,最后才树才。我只希望我教的孩子从小就做一个真正诚实、有道德、行真实事、为人真诚、知感恩的真“人”。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别的东西,当一个人通过教育尽管只是渊博,但是连一个最基本的人的品质都缺乏,那么他的整个教育都是失败的;我们每天去学习很多的知识,但只有我们学会了做人,才能真正的掌握其他知识,才能使知识对社会有所用。先把人真正做好、做真,然后再求真知,这样才能做好事,才能与人更好的共处。
参考文献:
【1】林高明. 静以思,静以修--让教育葆有安静的品性[J]. 教师博览:原创版, 2012(9):23-27.
【2】黄显良. 提升体育教师教育魅力的几个途径[J]. 体育教学, 2018, 38(12):66.
【3】陈丽. 发挥赏识教育的魅力, 促进班级管理的工作[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8(12):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