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习数学,学会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就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谈谈一点见解。
关键词:开放性、民主表达、自主操作、合作交流
一、开放学生的大脑,提供开放性问题。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十分重要。但是学生的层次水平不一,这时候,我们作为老师,学习的引导者,很有必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降低学生的挫败感。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提供机会寻找成就感,从而促进数学的学习。例如,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可以提供一个编故事的机会,7个小矮人和以为白雪公主的故事,第一天老大去挖矿了,这时小木屋里还剩几个小矮人?【7—1=6(个)】第二天,老二也出去挖矿了,这时小木屋里还剩几个小矮人?【7—2=5(个)或者6—1=5(个)】,谁能接着编下去呢?语言能力好的学生,可以进行表达,编故事,而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解答,并且这个故事里边,解答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呢!这样,不仅让他们听到了故事,还会编故事,还能在故事中提问题和解答问题!
二、开放学生的嘴巴,提供民主表达的机会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的机会,是对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一种培养,同时数学语言能力的提高又反作用于数学思维,促使数学思维的成长。
另外,开放学生的嘴巴,不仅可以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喜欢表达的心理,也提供一个民主表达的权利。学习,我们该以学生为主,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他们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我们得尊重他们的意愿。在教学中,多倾听他们的意见,民主表达。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又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吗?
三、开放学生的双手,提供自主操作的机会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就必须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流,这既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特别是现代教育设备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在大幅度的应用。我们要与时俱进,利用高科技电子产品带来的便利性,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一大优点,就是实实在在的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互动,并且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无疑是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又提供了一个好方法。让学生上台操控电子白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兴趣大大的提高。与以前的粉笔黑板相比,乐趣无穷。如,数学游戏,学生可以轮流上台用电子笔操控,玩数学游戏,真是乐在其中。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充分应用学具进行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摆学具,自己进行演算和验证。如一年级数学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学具进行操作,解答自己的疑惑。如至少用几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四、开放学生的时间,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从亲身的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是获得的真知,直接经验远比间接经验深刻。 因此,我们要开放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体验知识活得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写出1~5的加法表和减法表,然后老师进行引导,探究他们当中的规律,从而加深记忆。
在时间上,我们可以不限于课堂时间,也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后总结。这样,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实践,亲自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
五、开放学生的空间,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在我们常规的教学中,学生的座位是固定不变的,课堂是不允许走动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好动是天性,让他固定坐一节课是比较难的。那么这时,我们可以在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和高度的学习热情后,在课堂纪律可控的情况下,对学生的空间进行开放,让他们自由组合,跟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们一起组成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和合作探究。
如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中的第二课时“我会拼”时。进行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别用2个、3个、4个……正方体来拼一拼,看看可以拼成哪些不同形状的图形”和“分别用2个、3个、4个……长方体来拼一拼,看看可以拼成哪些不同形状的图形”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拼组。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会热情高涨,得到真知:
3个长方体和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2个长方体和4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1个长方体和6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1个长方体和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
在活动中,他们合作交流,共同参与知识的获得,一起获得成就感。
总之,在数学课程中的开放性教学,旨在打破以“ 教师为 中心”式的灌输,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大胆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想自己所想,想学生所想,带领学生走进新知识的殿堂。
参考文献:[1] 梁秀云《激发小学生兴趣提升自主参与意识》[J] .未来英才.2014(11)
[2]杜燕霞《数学课程中探索、开放性教学》[J].数学大世界.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