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时期进行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对此学校必须要予以一定重视,针对体育学科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在这里游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点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体育游戏
小学生喜欢追求新鲜有趣的事物,因此枯燥无趣的课堂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此有必要开展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体育游戏,利用游戏教学来优化课堂环境,帮助学生在培养体育兴趣的同时强化身体素质。
一、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学轻玩
一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只注重技能知识的讲授,考虑的更多都是如何让学生强化体育技能,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绪却完全忽略,并未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很多学生难免会认为体育课毫无趣味性可言,缺乏学习积极性。
(二)重玩轻学
新课改的实施推崇快乐教育,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只要让学生玩的开心就可以。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重玩轻学”现象的出现,让体育课堂变得散乱而无纪律,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缺乏创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学内容的创新和优化,只要求学生反复的练习动作技能,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课堂学习枯燥无趣。长此以往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受到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一)引入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都认为体育课和自由活动没区别,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作为体育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将计就计”,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通过游戏更好的展现。
例如在学习“跳高”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过河游戏”,组织三人一组,每组发放一根橡皮筋,过程中两人撑橡皮筋当做河道,另外一人跳跃过去即算成功过河。起初的训练可以碰到皮筋,随着动作的熟练,可以逐渐提高难度。这样的游戏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跳高技巧。
(二)引入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单一枯燥,内容简单无趣,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完全可以将体育游戏引入到实际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娱乐性和竞技性来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从而促进其竞争意识的提升,这对于后期的学习来说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保护城池”的游戏。首先将全体学生分为两组,每组都代表一个国家,每个国家分别有攻和守两支军队,攻击小队主要的任务是淘汰自己城池外面的敌人,方式可以选择拉或者抱;守卫小分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自己军队将军的安全,方式可以选择推或者抱铲除一些危险因素。最后计算哪组抓到的敌人最多极为获胜。
通过这个游戏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围,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基础上增强体育运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引入体育游戏增强课堂趣味性
小学生虽然身心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思维模式主要已形象思维为主,但是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此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利用一些形象的语言来对体育知识进行描绘,并在此基础上在展开游戏教学。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对于好听的故事都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故事设计游戏,因此来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蹲距式跳远”的时候,简单的语言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故事来创编游戏。首先为学生讲述《猎人与雄》的故事,“猎人平时怎样也跳不过一米宽的水沟,可是当身后有熊追赶的时候生死关头居然一跃而过”让学生通过听故事来模仿故事中主人公的奔跑和跳跃等动作。学生受到故事情境的影响全都积极参与,跃跃欲试,但是经过实验发现想要跳过去具有很大的难度,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讲解还有一种可以发挥出最大潜力的跳远方法,随即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蹲距式跳远。学生想象着故事情境练习挺身式跳远,在游戏的同时不断锻炼自己的体育技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锻炼腿部肌肉,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在促进身心实现健康发展的同时更能有效降低老师的教学压力。
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该重视起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引入体育游戏,在创新游戏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体育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惠芳.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J].新课程(下),2014(3).
[2]王嫦敏.浅談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45-45.
[3]谭晓.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未来英才,2014(7):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