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教育培养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进入企业从事某种工作,通过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其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成为了一名具有对职业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匠人。面对中职院校即将毕业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为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生命意识;价值取向
工匠精神”是指产品的创造者,对产品进行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其核心是对产品品质的追求,这种追求是超越功利主义,不受外物影响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工作态度严谨、注意对细节的把控、从业人员专业并且敬业、用心打造产品、“匠人”具有谦虚谨慎的品格等。工匠精神不仅适用于生产企业,同时也适用于服务业,同时将工匠精神应用到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可以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显著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让学生依据自己兴趣爱好,结合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较早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从而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帮助学生快速融入社会生活中去。针对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问题,老师应该积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优化中职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提高知识的趣味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中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就是确定目标。古人说得好:“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中职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就应该为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促使自己有所作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开好头,打好基础。精彩的人生路,离不开精彩的职业生涯是设计。
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中等职业教育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那么就需要中职学校从观念认识、校园文化和校企合作等方面设计和改进,更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配合。
(一)转变观念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职业学校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招生难,主要的原因是家长对中职教育的不了解和歧视。招聘市场上涉及的学历歧视,以及本科院校对中职学生的招生名额年年缩减,都影响着中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说,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国家应该大力宣传职业教育,需要营造出尊重技术人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氛围,同时要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用来转变人们思想上认为中职教育是二等教育的观念。
(二)校园文化应该营造充满工匠精神的氛围
校园文化属于校园环境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学生的行为,引发学生符合教育目的与要求的行为。我们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生培养“工匠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教师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滋养学生,让学生在周围的环境中无声的学习工匠精神。同时中职学生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如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的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和工匠精神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工匠精神的内涵,对于职业充满敬畏和责任感,最终把工匠精神迁移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三、中职教学生命教育的现状
从社会和家庭方面来说,一些不良的社会观念已经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如对于中职生而言,因为他们本身经历了中考的挫败,已经显得略显消极,加上当前社会中的一些负面观念,如读书无用论,以及社会上对于职业学校存在的一些偏见等等,使得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自身的存在价值产生了严重怀疑,并将自己定性为“笨、差、不行”等,最后形成了“破罐子破摔”严重的恶性循环。另外,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当前的学历社会中,中职生的就业形势确实不尽如人意,也会对中职生造成一定的困扰,影响他们的生命观。这就使得我们的在教育中做出的一些关于生命教学的努力一旦遇上生活就溃不成军,很快便被这些消极因素所“抵消”和“覆盖”,明显“不够用”。
从学校和教师方面来说也是问题重重。近些年各中职学校将工作的重心放置于一些知识型和技能型知识的传授上,而缺乏对于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视和引导。甚至很多教师本身自己都生命教育,就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将生命教育视为班主任分内之事,与自己没有关系,自己的工作任务只是将课本内容讲述完毕即可,没能很好的将书本上的内容和生命教育联系起来。加上现在部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手段质量都非常的传统,对于正在青春期活跃区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吸引力。
四、职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引导策略
(一) 职校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确立合理的职业价值取向
职校学生要充分了解自我,正确评估自己的性格特点、能力、优势、劣势、兴趣爱好等,对自己各方面能力进行排查,彻底明确自己能干什么的问题。职校学生在坚持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学好社会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在职业规划时应把握“择己所好”“择己所擅”“择己所需”“择己所利”这四个原则从而确保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价值取向。
(二) 家庭要改变对子女的职业教育与职业期待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职校学生职业价值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在针对职业责任的价值取向上,父母职业种类对职校学生的职业责任影响显著,这表明家庭对职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尤其是职业责任有着重要影响。
针对职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淡化,家庭应该从孩子的职业兴趣和实际能力出发,转变职业观念,改变职业期望,营造良好的家庭职业氛围,从家庭层面更好地帮助职校学生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杨妮妮,《“生命教育”背景下中职语文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学周刊》,2019年第21期.
[2]滕世梅,《中职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教学策略研究》,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
[3]樊金花,《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索》,《才智》,201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