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疫情长假,全天候的亲密相处使得亲子关系变得紧张起来。然而这个特殊时期,举国封闭管理,如何通过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帮助家长解决问题?唯有借助智慧校园背景下的强大云端,从正视问题、表达情感,挖掘原因、对症下药,以身作则、合力致远三个方面促成亲子沟通的有效进行,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切实的提高。
关键词:智慧校园;口语交际能力;亲子沟通
智慧校园是信息技术与现实校园的高度融合,旨在打造智能、高效的校园。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口语交际的能力是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必须要重视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帮助学生具备倾听、表达、交流的意识和形成最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寒假时间延长,学校生活和班级学习暂时被亲子一起“宅”在家所替代。假期期间孩子每天的教育和学习主要落在了家长的身上,以致于很多家长在督促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因方法不适而无从下手,最终压力过大导致情绪失衡。
此期间,笔者在与众多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发现假期作息不规律、睡懒觉是大多数小学生面临的问题,很多家长不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于是结合正在参与研究的课题《基于智慧校园背景下小学语文低段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笔者将语文学科的口语交际教学延伸拓展,归纳方法引导家长应对家中的起床小“难”孩,旨在帮助家长和孩子形成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一、正视问题,表达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让孩子说到并做到,这是笔者与家长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走进这个目标和方向,我们可能需要“残忍”地让孩子学会面对艰难的现实。现实世界是否艰难?答案是肯定的。不论对于家财万贯者,还是对于天资聪慧者,人的优势往往都不会全方位,因此总有要面对的难关。首先和孩子一起正视,表达观点。我们需要创设一个安静的环境,与孩子静下心来以正确的态度直面问题,把它讲清楚。这里面的“讲”是有“门道”的。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层层推进对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样,在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中,家长也应该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比如如下对话:
母亲:“妈妈最近有些担心你。”
孩子:“担心什么?”
母亲:“担心你因为早上起不来迟到。你会有这种担心吗?”
孩子:“有,我担心会被老师批评。”
母亲:“被老师批评的感受一定不好吧?”
孩子:“是的。”
母亲:“你希望妈妈和你一起想办法克服睡懒觉的困难吗……”
亲子间的谈话若能做到共情沟通,去真正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并激发孩子不断思考,或许更容易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当然,直面、正视,以及表达出母亲愿意和“你”一起想办法解决的观点,这是第一步。然而如何克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二、挖掘原因,对症下药
笔者认为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善于从问题的表象挖掘问题背后的可能性原因。早上赖床是大多数小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家长共同的困惑。面对困惑,我们往往忽略了挖掘和思考,更多的是归结于孩子的懒惰。可我们是不是应该反过来想一下,为什么孩子可能到九点钟就会自然醒来了呢?原因不难发现,那是因为他的睡眠时间很充足。经过推断和假设,影响孩子睡懒觉的主要原因或是晚上休息太晚,睡眠时间不足;或是孩子年龄特点所引起的不够自律。不论何种原因,这都需要对孩子的生活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对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行真切的了解。我们要始终清楚,面对出现问题的孩子,父母或者班主任老师,主要的定位角色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引导者和帮助者。
三、以身作则 合力致远
当挖掘出藏在问题背后的原因,方可开始进行第三步:以身作则、合力致远。教育是慢工细活,不论是家长还是一线班主任,笔者认为都要接受时间的洗礼,有实际可观的行动,更要有静待花开的心态。 因此,作为家长,假期期间,面对孩子的懒惰,我们在理解前提下需要循循善诱,以身作则。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定一个“一家挑战‘懒惰’怪兽”的家庭计划。孩子有起床的懒惰问题,相信家中的父母也有自己在生活中可能面对的懒惰问题,比如没有坚持阅读,没有坚持运动等等。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结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一个8岁的男孩,这是最喜欢竞技和挑战的年龄段,给“懒惰”赋予小怪兽的新名称,童趣之中也会小有莫名的吸引力,更有了战胜懒惰的可能。如果面对的是孩子因为晚睡引起的早上起不来。作为家长,可能需要反思,已经进入小学二年级,为什么没有培养孩子良好规律的休息习惯,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地帮助孩子调整。
家长朋友做到以身作则后如何进行“合力”呢?笔者认为如果把孩子比作花朵,教师是园丁,家长便是土壤,社会便是周边的环境。土壤的滋润,园丁的浇灌,周边环境的影响,这都会对花朵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积极调动、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是重中之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既是桥梁,又是重要的参与力量。即便是长假不见面,但是可以借助智慧校园的强大云端,通过线上各种沟通媒介保持家校互通。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德育工作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相关内容。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下,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家长为学生创设思考与表达的机会,改善亲子有效沟通,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这不仅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也能够在实践和生活中帮助学生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师者如兰,清香益远。面对起床难的孩子,面对充满困惑的家长,唯有不断思考、学习,才能真正地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才能真正地做到家长的协育人。笔者认为,虽是“宅”在家,但是教育之事仍在继续,在智慧校园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资源,将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在家庭教育中延伸和拓展,引导家长在家中教会学生做好每天面对的每一件所谓的“小事”,这会是形成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开始和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