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方向探讨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5期   作者:洪玉兰
[导读]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体系中,阅读教学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摘 要】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体系中,阅读教学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就应当任劳任怨,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学习,从而促进小学语文在阅读教学方面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以及他们的真实能力来设计合理的阅读教学方式,并注重技巧与素养在阅读中的运用,从而来提升学生阅读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本文就针对技巧与素养并重,小学语文在高年级阅读教学方向中的具体措施进行合理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技巧与素养;具体措施       
        伴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我国小学语文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尤其在语文阅读方法,更具特色。而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技巧与素养是两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对学生在阅读能力上的提升大有裨益。因此,为了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阅读上的提升,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采纳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并从技巧与素养两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下面本文就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法。       
        一、利用个性化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是不尽相同的,各有各的独特之处,所以,教师要从多方面观察他们阅读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阅读习惯来阅读相关课文。在长期的培养之下,可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技巧与身心素养,也能促进阅读的顺利展开。在日常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展开有关语文阅读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个人阅读习惯,并为学生制定有效的阅读方案。除此以外,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课中,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讨论,促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当学生对课文的内涵理解透彻后,让学生来分享自己的见解与疑惑,促使其他学生展开思考。而在学生讲述的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倾听,不要贸然打断学生的思路,待学生讲完之后,再根据学生个性化理解对其进行科学性评论。通过这种方式,可帮助学生将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内涵诠释出来,这对学生在语文阅读上的积极性极有推动作用。       
        例如,在阅读《爬山虎的脚》时,学生对爬山虎这种植物的认知多种多样,教师可让学生踊跃描述自己对爬山虎的认识,促进他们个性化方面的思维发展。因此,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深化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增强其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能加强阅读技巧与素养的运用[1]。       
        二、制定科学方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若学生怀着不情愿的心态阅读文章,其效率自然是低下的。在小学教育乃至高层次的教育中,语文课堂教学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师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制定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事,也要适当地加以阅读技巧和素养方面的渗透。而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方面,教师可按照这几个建议来实施:在阅读课前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或背成语;在课间,帮助学生选择一些容易理解且富有趣味性的阅读书籍;积极赋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班内开展一些朗读小竞赛等活动。通过抓住学生好奇,活泼的特点,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将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引入到教学的氛围中。

       
        例如,教师在讲述《猫》这一课时,便可向学生设下疑问:你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哪些种类的猫?那你們又对猫的习性有多少了解呢?文章中猫的特点有哪些呢?通过这一系列问题来带动整个课堂的活跃氛围,并将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激发出来。学生带着好奇心阅读文章,就能有针对性地抓取文章中的有效信息,对阅读技巧的训练大有帮助,也促进了他们大脑思维能力的提升。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讲述新课时,科学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阅读教学的运用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2]。       
        三、加强读悟结合,读写结合,促进阅读教学的实用性       
        在新课标的改革中强调,语文阅读教学应让学生自主性地投入文章的思维和情感中,并对其有所感悟与思考,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感悟,做到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1)读悟结合。在讲述《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先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学生对文章中父亲抢救儿子的故事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进行感悟文章时,让学生进行各自的情感表达。地震是残酷的,但同样会上演一幕幕感人画面,学生在了解后,身心的素养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对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美好会有更深的认识。       
        (2)读写结合。在讲述《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教师在让学生朗读后,让他们积极发言,描述当今地球的现状。另外,教师还可让学生写下人们应当如何有效地保护地球,珍惜有限的资源,来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在这样的引领下,学生们积极发言,促进了在阅读中开拓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素养的提升也能带来益处[3]。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在小学高年级的运用,能不断拓展学生对阅读技巧与素养的认识,是当前应当实施的。这这种阅读方式,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学习能力,对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方面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只要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加以引导,就可让学生喜欢上阅读,提高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陈红英.技巧与素养并重,浅析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方向[J].考试周刊,2017(45).       
        [2]曹丽芳.浅谈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新方法探讨[J].中华少年,2017(34):104.       
        [3]韩邦胜.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