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适应当前的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在农村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面对教学设施不足的问题,就要将学校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注重校本开发,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本论文着重于研究农村中学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引言: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教师要更好地展开教学,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学校各种可利用的自来实施教学,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能够在农村环境中自主学习,做到学有所用。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于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缺乏合理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掌握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在教学前,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预习知识,让学生感知新知识[1]。可是,由于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教学条件上存在差距,虽然教师已经使用多媒体白板上课,但是依然存在教学设备设施不齐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缺少的问题。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却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得学生不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新的生物知识也不能正确理解。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虽然督促学生整理知识,但是,没有从农村环境的角度出发将生物知识与当地的条件之间建立关联性,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效果不够理想
中国的初中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仅教学模式是传统的,而且生物知识是抽象的,这导致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农村学校尤其独特的环境,如果将生物知识置于农村特有的环境中展开教学,就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一些生物教师在对初中生讲解新知识的时候,并没有将学校以及当地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不利于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2]。当学生对生物知识没有认识时,就不能正确理解关键知识,影响学习质量。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农村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就等于放弃了农村的优势资源,不仅增加了教学成本,也未必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有效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和农村的资源传授知识,学生仅仅在课前、课后观看视频了解知识并独立学习。
二、农村中学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一)对翻转课堂教学法予以创新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是存在一定的优势的,但是也要对学校自身的资源合理利用。特别是对于教学条件不是很好的学校,不妨带着学生到校园中或者学校的周围寻求可利用的资源展开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学习知识,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3]。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虽然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互动交流,甚至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课件,学生可以在课前自主学习,但是都不如环境资源利用效果更好。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生物现象,学生可以一边玩,一边获得知识,岂不是更好。
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结合教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就可以对生物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4]。
比如,教师要向学生讲解“生物繁殖与发展”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家养的牲畜,小鸡、小鸭或者自然环境中的青蛙与小蝌蚪的关系等等,教师可以将真实的情形拍摄为教学视频传递给学生,主要内容是讲解性繁殖问题。同时,学生们还提出问题思考:“请在生活环境中找出一个有性生殖的案例。”采用问题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思考深入实践,使他们的学习效果更好。
(二)让学生拍摄多媒体课件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将观看的生活现象拍摄为视频传递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让学生观察与生物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使用智能手机拍摄下来,制作为对媒体课件。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课件的制作,学生则发挥着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用这种方式理解生物课知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到实践中自主寻找答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5]。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体验生物的世界,这就需要教师在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环境中自主获得知识,才能对知识有更为深入地理解。
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物遗传学与变异”课程时,老师把他们分成小组观察生活中所熟悉的细节。让不同的学生小组就“遗传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传递”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并讨论他们在预习中遇到的未解决的问题。在讨论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与每组学生互动,引导小组解决各种问题。对于一些知识接受能力强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扩展教学知识,了解更深层次的知识,如基因显性分析、隐性分析等;对于一些知识接受能力低的学生,教师鼓励学生从围绕基础知识的角度学习、分析,了解基因转移的过程,这不仅可以从每个学生出发,学生的学习也更有针对性。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知识需求展开教学,还要合理利用学校自身以及周边环境中所具备的资源,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边体验边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意识。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展开教学,使得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状态为主动学习状态,更乐于参与到生物知识的学习当中。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华勇. 农村中学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以扎佐中学为例[J]. 贵州教育, 2018(10):69-70.
[2] 何声荣. 浅析农村中学如何在云教育时代背景下开展校本研修[J]. 考试周刊, 2017(82):17-17.
[3] 高庆华.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学生实验报告校本化设计[J]. 考试周刊, 2017(65):154-154.
[4] 颜丙雪, 嬴金光. 试论如何利用中学生物校本课程提升学生学科核心能力[J]. 才智, 2019(24):87-88.
[5] 卢琳琳, 江生. 高中生物学校本选修课程案例开发原则与实例探究[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Z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