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思路探究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5期   作者:黄慧文
[导读] 农村地区的小学阅读审美教育效果想要得到提升,就需要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和教学质量,而且还要不断改善阅读教学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根据农村特殊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找到适合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教育和审美素养的途径。
        摘要:教学设备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了一个学校教学的方法和思想,农村地区小学校园教师人数比较少,资源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导致农村小学学生的审美能力受到一定限制,而且农村地区的小学审美教育和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也息息相关,因此要想改善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缺失,就必须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和教学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教学情境

        农村地区的小学阅读审美教育效果想要得到提升,就需要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和教学质量,而且还要不断改善阅读教学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根据农村特殊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找到适合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教育和审美素养的途径。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角色也影响了一些教学理念和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工作,传统的观念是认为教师为学生进行的是一种传输教学知识的角色,这种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影响了学生提升审美情感[1]。
(二)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在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发展和铸造区域性教育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在农村地区的教师仍然存在文化知识和教学水平低下的情况[2]。由于教学素养比较落后,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难吸收创新的教学理念,因此他们对于审美教学的了解也很匮乏。
(三)农村物质条件限制,教学资源缺乏
        教学设备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了一个学校教学的方法和思想。由于农村地区小学校园教师人数比较少,资源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甚至会出现一个教师教授多门不同课程的情况,这也导致了许多教师工作量比较大,而且种类繁多,很难做到将不同门类的课都了解透彻,对于学习相关的审美教育知识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小学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策略
(一)学校应给予审美教育足够的重视
        审美教育它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室和教师本身中而存在的,学校应该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来丰富教师跟学生的课外生活,让他们在课外活动中感受到审美教育的乐趣[3]。给教师和学生建立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教学课外活动需要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具有审美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活动中,教师要累计教学实践,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
(二)把握教材,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
        语文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文字之美,要想改善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缺失,就必须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和教学能力。而现实情况是,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审美素养普遍比较低,要想做到提升农村地区的审美教育,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用一种小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传达给他们,教会学生去欣赏感受和创造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本堂课需要教授的课文进行充分的分析整合。
(三)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
        阅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阅读中学生可以获取许多丰富的知识信息。因此,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快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大众的审美能力。

阅读优美的文字,感受优秀文化的气息。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增加课外阅读量,以便于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需要合理的规划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组织一些简单的读书兴趣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读书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创设情境,渲染课堂审美氛围
        在课堂中建立一个教学情境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4]。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学习新知识。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的审美构建,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结合自己本身的教学审美素养,运用审美元素建立一个和学生贴切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上和教学内容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对话模式,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审美带来的乐趣。
1、创设审美交流对话情境
        根据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性格特点,他们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发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性格特点,给学生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两、三人成一组的形式,对本堂课的课文内容从审美的角度上进行讨论。用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以及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2、创设语言描绘情境
        构建审美情境需要语言来支撑。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真实的情境。感受文章的内涵。例如:三年级下册《三袋麦子》这篇文章,教师用欢快的语调描述小伙伴们收到来自土地爷爷的节日礼物时的心理特点:“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通过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中的真实情境,深刻的感受课文想要表达的情感。
3、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
        小学生天生好动,因此他们特别喜欢做游戏。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根据本堂课的课文内容组织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感受,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活动,这对于学习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例如:三年级下册的《守株待兔》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守株待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体会故事中主人公等兔子撞树的心理感受。
结语: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审美教育是小学生初步建立正确审美观念的第一步,为学生以后的价值观和人格特点塑造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建立正确的审美教育体系,需要学校和教师多方面的配合,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扩展阅读面,构建正确的阅读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兆明.小学语文阅读古典名著的作用分析[J].品牌,2017,(02):126.
[2]吴小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7,(13): 184- 185.
[3]孟凡玉.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5) : 43.
[4]韦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J].学周刊,2018, (28): 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