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与作文能力之间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5期   作者:罗燕
[导读] 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与作文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与作文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口语交际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倾听、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文章通过对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与作文能力之间关系的途径进行研究,旨在能够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革新提供积极的思路,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作文能力
       
        口语交际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母语为基础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口语交际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学生所要表达的观点内容通过语言形式来展现就是口语;通过文字形式展现就是作文。可见口语与作文具备语文教育体系中的关联性。
一、运用口语交际培养作文构思思维
        口语作为学生日常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在语言的组织过程中必然需要发挥思维能动性,对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观点等进行逻辑重组,即三思而后行说,以便使倾听者能够理解自己的中心思想[1]。这种语言构思过程与作文写作的构思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语文老师可以运用口语交际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严谨性,更加全面细致地进行写作构思。
        例如,语文老师在讲到《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时,可以组织学生以文章所描述的成长经历为基础,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在文章中作者对成长的描写是依托于大自然中的生命讲述,如农村中“……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如城市中“……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如学生“……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语文老师可以在讲解课文时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构思,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经历来进行主题演讲发言。学生在构思演讲内容的同时也是锻炼写作思维的过程,学生首先要明确自己演讲的核心思想,是从自己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角度去拓展演讲内容,还是从自己懂得了更多道理的角度去构思演讲内容,学生在确定了主题思想后要尽可能地将所要表达内容按照构思过程进行细化和深化,从而使演讲更能打动人并激起听众的情感共鸣[2]。那么学生就必须使用语文写作中的词汇、语句、修辞等方式来准确突出主题内容,如讲述自己懂得了更多的道理,那么就要说清楚哪些道理、这些道理对成长的意义等,从而使写作知识融入和渗透到口语交际过程中。
二、运用口语交际提升作文技巧积累
        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素材积累水平,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从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过程进行培养,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口语交际不再盲目开展,而是能够有目标地进行技巧积累[3]。在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同时,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交际内容和交际形式的应用,使自身的口语表达内容能够与作文写作有效连接,实现“出口成章”的语文素质。
        例如,语文老师在开展口语交际《我们都来演一演》为主题的活动时,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课文为基本素材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口语交际练习中,在演绎课文的同时积累写作技巧。如教材中《景阳冈》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人物语言特点表现武松勇敢、机智、豪放的英雄形象。在演绎课文过程中,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武松的语言内容来联想他的表情、动作及情绪等,使课文演绎在生动的语言中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课文故事。

如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这段描述中,作者用文字来表达了武松豪迈的性情。作者还描写了武松在听说景阳冈上有老虎时的态度,如武松听了,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可见武松不畏艰险。学生在演绎过程中不仅需要发挥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在口语表现过程中更加深入地领会了作者的写作手法,从而为作文写作奠定了基础[4]。在口语演绎环节结束后,语文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演绎的心得体会运用写作形式进行表达,由于小学生在演绎时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体验,从而在写作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避免了传统写作时无话可说、生搬硬套、内容僵化等情况。
三、运用口语交际开展作文实践过程
        口语交际在学生生活中虽然无处不在,在口语形式往往是零散的,如何能够将口语交际过程更好地融入到作文写作,使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应当关注的重点。零散的口语交际过程可以看做是若干个极短的作文口述过程,语文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口语交际中的内容、形式等运用于作文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将语言的口语和文字形式进行融合的综合能力[5]。
        例如,语文老师在讲到口语交际《辩论》这部内容时,可以利用辩论实践方式让学生掌握口语与作文之间的转化技能。老师可以鼓励以课文《150年后,我们这样上学》为例开展辩论,辩论双方要对文章中所描绘的未来世界的学习方式进行辩论,如传统的书本是否应当在未来被电子屏幕锁替代,如文章中描绘的“今天,汤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这简直是浪费。而我们电视屏幕上有数百万本不同的书在滚动……”体现了未来学生对书本的看法,认为看书是在浪费时间。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需要充分表达自己一方的观点,如书本有用或无用。学生的辩论过程中口语内容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和应变性,使得整个辩论过程中的语言体现出了较大的零散性,与演讲过程极为不同。语文老师在运用口语交际开展写作练习时,可以鼓励学生将整个辩论过程详细、全面地整理并形成综合性的文字内容,从而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结束语:
        口语交际是每个学生天性使然,而作文能力则需要后天培养,积极有效地运用口语交际开展写作教学,能够为学生写作提供动力和支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口语交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纪璐.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2]麻计划.小学高年级语文口语交际后互动评价与习作有效衔接的研究[J].学周刊,2018(07):49-50.
        [3]孙大武.小学生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策略——基于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10):48-50+65.
        [4]韩齐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C学校四年级学生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10):113-115.
        [5]冉玲.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点滴体会[J].甘肃教育,2013(24):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