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教育教学应对新课标要求的贯彻落实加以重视,基于新课标要求和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积极更新课堂教学中教师主体位置的教学观念,积极融入合作学习理念,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良好开展,确保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且具有一定开放性的环境中开放思维,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深化。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应用
在课程革新不断深化发展背景下,我国教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逐步增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始逐渐受到重视,以此推动课程优化改革,为课堂教学质量等的提升提供积极作用,也能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合作学习理念在现阶段教育教学中进行了贯彻落实,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良好开展,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发展以及学习能动性等的调动都起到了重要积极作用,全面的保障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一、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对合作学习小组合理划分
班级中的整体学生从生长以及年龄等方面来说并没有较大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生活环境、阅历以及家庭等因素影响背景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等都具有一定差异。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贯彻落实合作学习理念,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必然需要以学生小组之间的问题讨论为依据,但在小组成员未进行合理划分情况下,就会对合作学习的良好开展带来一定不利影响。对此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模式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班级整体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围绕不同学生的性格以及学习等特点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划分合作小组,确保小组成员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并且在小组组长明确的情况下,更好的组织和管理小组成员,并将自身模范带头作用进行充分发挥,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1]。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这一章节内容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一定考察,让学生讲自己预习的情况和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内容等进行畅所欲言,确保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生学习能力等进行全面掌握,进而对学生合理分组,在每一个合作小组中应该有机融合学习能力较强以及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为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创造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小组组长和成员等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分工,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进行充分明确。如在电路实验中,小组成员有对实验数据记录负责的人、也有对实验设计、操作、准备和实验总结等的人,以此确保整体学生向实验活动进行积极参与,基于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发挥
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要人物,因而课堂应该是学生。对此教师在进行具体的物理知识教学时,应对学生课堂主体位置给予尊重,确保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课程革新的不断深入,使得现阶段教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即教师需要在教学方式改进方面加以重视,为教学效率提升创造有利条件,确保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基础上,能够将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被动方式向主动方向进行积极转变,进而基于合作学习理念贯彻落实背景下开展的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等良好习惯得以有效形成,以学生学科素养培养为出发点,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成长发展等奠定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摩擦力》知识内容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学习目标进行充分阐述,进而在此基础上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探究。本节课学习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存在以及对物体运动的作用;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而针对摩擦力存在的了解这一方面知识学习,教师就可以在自身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基础上,让学生对自主所熟知的摩擦力进行积极阐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对后续步骤进行探究,教师再围绕学生探究结果进行适当评价并指导不足之处和改整方式。在此教学背景下,能够充分实现课堂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地位转变,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发挥。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物理是自然科学学科的一种,其主要是针对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基本机构等进行探究,在此背景下,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相应的创新性思维是必然需要具备的,一旦学生未能将以往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定式进行积极突破,学生能否学好物理学科则很难保障,不仅如此,也会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会对学生后续成长发展和就业等带来不利作用。鉴于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具体开展时,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拓展加以重视,尽最大可能的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进而基于学生创新型思维和思维开拓基础上,为学生物理知识的深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例如:教师在围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这一章节知识点内容开展具体教学时,需要教师对相应的教学活动进行巧妙设计,进而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得以有效激发,为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培养做好基础准备。合作探究模式的开展,不仅适用于生生之间,同时对师生间合作也十分适用。对此,在学生学习活动开展中,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如此才能确保教师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为学生正确思路的探索指明方向[2]。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做好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此时教师应在将小组分配并将教学任务分配好,在此之后教师需要与学生对知识内容中的重难点进行共同探讨,进而共同规划实验操作步骤,在此教学背景下,能够确保学生思维时刻处于开放和运转的状态中,并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相应的创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创新型思维培养。
结束语:
当前阶段正在持续推进教育教学的革新发展,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果仍然应用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则不能够保障当前教育发展需要得以充分满足。时代的进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才能确保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得以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绍鹏.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00.
[2]陈进文.基于合作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以“摩擦力”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