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几乎走进了我国所有领域与行业。在教育领域,各种各样的新兴技术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任课教师可以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此来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前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运用
一、多元搜索信息,提高预习效率
众所周知,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情况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轻松,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其建立适合自身的学习网络,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课前预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初步建构认识知识的体系和网络,为完成知识点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迁移奠定基础;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将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进行内化,还会对新知具有困惑和疑问,课堂上提出问题,使师生共同探讨。有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对新知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对学习的数学知识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有效的拓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博采众长,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凭空想象很难把答案想出来。在备课阶段,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中的“主题图”,利用互联网搜索与本课相关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资料,细细品读它们的“情景创设”环节,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恰当地把握学生好奇心,并具有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中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为例,在备课时我搜索了几种“课堂导入”方案,有开门见山的,有动画演示的,有生活中的事物抽象出的.....最终我做出了这样的设计:“在课前热身活动中播放放风筝(几何形状的)的动画,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新课教学拉近距离。新课开始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玩过七巧板吗?七巧板可以拼成很多美丽的图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七巧板,并把它拼成了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大家想不想把它们找出来?这一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PPT课件或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呈现几个七巧板拼出的美丽图案,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有效应用新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一)突出重难点,有效运用微课
微课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催生的产物,它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单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化、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微课按应用范畴可分为:课前微课、课中微课以及课后微课。教师制作课前微课,利用班级QQ群,让学生做好对新知的有效预习。课中微课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个重难点,设计制作微视频,利用它短小精悍、主题明确的特点,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后微课可以是针对一节课重难点的强化练习,也可以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拓展延伸,还可以是对本节课中学生出现的易错点、易混点的归纳梳理。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微课,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生视野
新教材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是以往旧教材不可比拟的。新教材中新编入了许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素材,使数学充满了人文气息。然而,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毕竟是有差距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章指出:“可以开发录像带、光盘等音像资料,如录制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作为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录制数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录制数学家的生平或故事;录制数学案例供教师讨论。需要注意的是录像带、光盘的内容不能只是简单重复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程的资源,积极组织教师开发课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四、翻转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在刚刚步入初中的时候往往会被数学知识难度的提高所打倒,再加上教学模式的快节奏性,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成绩也并不理想。再一点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来说难度明显增大,很多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本能地产生一种排斥感,甚至是产生恐惧的心理,不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对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微课手段合理开展翻转课堂,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五、利用成熟软件平台,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在“互联网+”环境下,我们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催生出来的平台、APP软件等,与传统的语言评价、作业评价、小组评价等相结合,创新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确自己数学方面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奋斗方向,在评价中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希望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通过对“互联网+”的高效利用,形成一个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于立柱.信息技术在中职智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6).
[2]?王宏刚.浅议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24).
[3]?刁静.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现代化,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