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基础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使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同时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现迅速。初中物理是一门十分贴近生活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新课改的提出,在教学要求上更是把启发式探究式的教育摆在了教育的首要地位。但是,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和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还是存在只偏重成绩和分数的现象,致使素质教育没有落到实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引言
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在我国初中教育中,众所周知,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隐藏在生活中的角角落落,随处可见。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生活化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励学生自主探索,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1.物理本身的需要,物理课程有别于其他的文字学科,只要记住了就会运用于实际,物理学习的目的也不是培养只会做题和考试的学生。初中物理应该加强学生自我思考的培养,让学生透过书本上的知识去关注物理与生活中的联系,去感悟现代社会由于物理所带来的变化,去感受物理知识转变为生产的魅力。物理本来就是充满趣味,富有实践和创新的一门学科,如果物理教师在教学时能够从生活出发,从物理的本身特性出发,在教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那才是对素质教育的真正诠释。2.社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曾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成功的教育肯定是要以服务于现代化社会和多元化世界为宗旨的。而今各行各业的竞争无非是人才的竞争,各个国家的竞争也无非是人才的竞争,而考试考高分并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综合素质高才是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想要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全面复合型的人才就要求教育必须顺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时刻更新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在物理教学时,通过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在思考问题方面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使学生从小就怀有用知识改变社会、改变世界的想法,让学生进入社会后有更强的竞争力,能为社会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价值。
2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2.1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理念的基本依据
在初中物理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我们引入生活化的理念主要是考虑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在自己的成长和生活中。传统的应试教育之所以广受诟病,是因为学生所学知识停留在学校和卷面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的应用中,学生过于僵化的掌握这些知识,通过死记硬背等低效的方式,记住这些内容,而至于如何用却从来没有关心过,因此,这些都是无用的知识,学生所做出的努力,总体来看,也是无用的。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和生活要联系在一起,所以教育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学生要学习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的知识,最终也要用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所以教师要从这一观点出发,充分的结合生活化的实例和具体的场景进行教学,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本领。
除此之外,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将新旧知识连接在一起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且学生也是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进行建构的学习的。因此,学习这件事情离不开生活,要紧密地与生活结合在一起。
2.2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实验器材的开发
实验课程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器材是进行实验教学的基础。然而,许多物理实验课堂都无法正常开展,学校实验仪器的老化和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所谓,办法总比困难多,教师们因地制宜,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自制一些简易经济、生动有趣的实验仪器。1.开发小实验的益处。利用生活物品开发小实验有多重益处:①制作成本低,取材简单,实验效果明显,学生可复制性高。②物理就在身边,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增强课堂趣味,降低学习难度。③学生可以参与实验仪器制作,增加学习兴趣,体验成就感,培养自信心。2.实验资源开发的原则。实验用品要经济实用且效果明显,那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保证实验的可靠性高。作为物理演示实验仪器,必修保证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实验现象,正确地说明该物理规律。②制作成本低。中学经济条件有限,在保证实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寻找并采用低成本的材料来进行实验仪器的制作。③可复制性强。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装置,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己也能对实验进行操作演示,便于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④安全性。有些实验存在不稳定因素,必须对每一位学生的安全负责。3.可供开发实验资源的种类。利用身边常用的生活物品,可以把可开发实验资源简单地分为以下几类:①生活用品。杆秤用来研究杠杆,矿泉水瓶装满水作为透镜,不同的笔盖可以组装成乐器。②体育器材。篮球用来作为浮力这章的演示道具,实验效果明显,学生参与度高。③生活生产资料。一块水泥砖和一堆沙子,摆放方式不同,可以观察相同压力作用下所受到压强不同。④娱乐工具。玩具车用于演示摩擦力。小鼓和乒乓球代替响度实验。
2.3改变教师评价机制
现有的教师评价机制是把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来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初中物理一节课程时长基本都是45分钟,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教会学生应对考试时的知识内容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去对学生进行生活化内容的实验或者讨论。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评价机制,将生活化教学纳入考核机制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结语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学到知识,更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因此,实现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势必会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出现时间还很短,很多方面都需要完善,这就需要学校、老师和各个方面一起努力,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艾静,熊建文.物理核心素养的解析与重构[J]物理教师,2018,39(07):2-7+12
[2]孙殿乔.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的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02):2
[3]孙维刚.初中物理教学中灵活运用生活素材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4):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