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沟通技巧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巧妙运用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5期   作者:武芳
[导读] 小学班级管理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对自身的行为模式没有正确认知,因此更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进行行为模式和思想品德的引导。
        摘要:小学班级管理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对自身的行为模式没有正确认知,因此更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进行行为模式和思想品德的引导。而语言是班主任和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当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并且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而构建和谐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沟通技巧  小学班级管理  运用

        引言:

小学一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发展自身能力的初始期,作为这一时期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身心发展状况,以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方式是进行语言沟通,因此教师在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沟通技巧,考虑到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为有效,进而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让学生在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中健康成长。

        一、沟通技巧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的原则

(一)真情感染
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要接触对象,需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身心发展状况有具体的了解,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心里不成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而班主任在此过程中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巧妙运用沟通艺术让学生在接受教师关怀的过程中感受到教育,在运用沟通技巧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真情打动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从心理上认可教师的指导。
(二)以理服人
教师在从事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注重学生的表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实际想法,从而使教师制定有效的引导策略对学生进行教育,也能使教师根据实际状况采用相应的沟通技巧对学生加强引导。这样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真切关怀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更好的促进自身的身心发展。

        二、沟通技巧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巧妙运用

(一)应用于学科教学中
小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掌握知识,并获取相应的能力,而教师的班级管理活动也包括学科教学。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应用沟通技巧,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并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让学生从学科中汲取良好的思想品德。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育人价值,也为培养学生的品质,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沟通技巧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让学生有效掌握语文知识,也能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引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拓宽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也实现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在运用沟通技巧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和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沟通技巧实现有效的教学引导。
以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课程《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例。这篇文章通过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发生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毛主席逝世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这样的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这样的语文教学素材,利用教学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班级管理,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拥有高尚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所表达的深刻内涵,教师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寻找这句话的出处,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第2段,思考这段所讲的内容,然后出示句子: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毛主席看到乡亲们吃水不方便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好朋友有困难是不是也要帮助他们呢?”利用这样的沟通方式让学生拥有主动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不断提高自身的表达技巧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幼,对于班主任具有天然的畏惧感,因此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无法认可。因此教师要不断运用沟通技巧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使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实际的班级管理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具备倾听技巧,学会倾听学生的自我表达,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语言沟通和引导。其次,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耐心,并且在和学生沟通时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而班主任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对学生传递的情感,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教师在真正的关心自己,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在课堂上和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较为顽皮,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在和其进行沟通时,就应当充分运用沟通技巧。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对于他的关注,其次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对于班级和其他同学造成的影响,在教师不断的影响下使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错误,并且接受教师的指导进行改正,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结语:

沟通是小学班主任展开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运用沟通技巧能够有效提高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进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当认识到自身身上的职责,在和学生沟通时,要把握相应原则,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玉珍.小学班级管理中语言沟通的原则与方法[J].基础教育参考,2018(12):76-77.
[2]李 振.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38-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