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5期   作者:徐云 周君燕
[导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经济和社会建设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经济和社会建设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而教育作为兴国强国的重要阶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在现代教育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总结了中职教育主要涵盖的内容,从当前教学管理现状出发,找出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管理
        引言: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要开展学分制实验,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要树立学校之间、相近专业之间学分互相承认的机制。允许学生跨学校、跨专业选择课程”。
  一、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首先,中职教育的定位高度不够。中职教育一直以来宣扬的宗旨就是为社会提供输送各行各业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主要强调了专业技能,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素质。中职教育学校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要远远多于对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完善,不全面,只单纯的掌握技术,缺乏对于学生性格、逻辑及思想的培养。
其次,当前中职教育过于商业化,忽视了教育本身的意义。很多中职教育学校和企业商家直接签订输送订单协议,即学生在入学之后,经过机械化的课程培训,完成后直接进入到签订的企业去工作,这样机械的培养可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只是暂时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长远来说,这种所谓的人才上岗以后,由于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匮乏,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并且,这种培养工具式的教育方式是极为不科学的,也是和教育的根本相悖的,是扭曲的教育方式和模式。 
最后,中职教育教学管理还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落后等问题。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但是,由于其自身教学管理的不重视以及对于教学投入的减少,很多中职学校对于新技术的培训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与时代脱轨,学校教学中采用的技术和手段还是几年前老旧的方式,传授的也是落后的方法,根本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前沿发展的需要,教育的落后就导致人才水平的不足,导致中职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脱节,对学生、对社会来说,都是无益于其发展的。
        二、信息时代中职院校管理
        (一)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以学生作为主体,这是新形势下学校教育要遵守的重要原则。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中职学校教育学生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从而让学生符合社会需求,实现就业。对此,学校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明白他们对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结合社会现实,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


        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可以提供一个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不再只是能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档案资料,他们还可以根据学校发布的信息来了解到社会实际需求,根据这些信息,学生会认真的思考自己以后的方向。这样,有了目标之后,他们就会为此而不断努力奋斗了。中职教学管理平台上的信息服务数据应当准确、及时、方便,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师生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
        (二)管理范围广泛
        参照成功经验和从信息技术的特点出发,我们认为信息时代下的教学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具有下面几个功能:首先,在一个学校的范围内,信息化的教务管理系统应当能够形成一个网络,把学校的各项事务都囊括进来,使学校的各项事务之间紧密联系,使学校事务得到更好的处理;其次,对学校领导来说,他们不需要亲自去课堂进行教学质量调查。有了信息教务管理系统,领导可以很直观地利用数据、视频等掌握实际的教学效果,高效、方便;最后,信息教务管理系统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更好地对学校事务进行管理。
        (三)健全信息教务管理系统
        信息技术和教学管理系统的结合有着很多优点,对推动中职教育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总体来说,信息时代的中职教学管理是一个把数据、业务、网络、用户这几项重要内容进行整合,最终融合为一个整体的一个大数据库。最后,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来处理这些资源数据,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具体来说,教务管理系统中应当包含学生、教师、学校设施和教育资源等信息,相关的学校资源应当给予教师权限,让他们可以及时地了解到相关信息。还应具备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实际教学信息在里面,这样可以方便学校领导及时的了解到学校的相关教学进度和实际教学结果等,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地实现了管理的目的。其次,学校应当对相关的与学生相关的公众信息向公众公布,做到信息透明,方便接受公众的监督。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下的时代,中职教育管理应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对自身进行升级改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中职教育管理的发展进步,促进中职教育更好的利用各种有用的信息来为教育的改革指明方向,同时,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指向,促进学生更好地生活就业。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行业和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雷雁.中职学校学分制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3):71-74.
[2]傅宁,徐芳,张珍.推进学分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2015(13):17-19.
[3]周开军.实施学分制强化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J].成才新观察,2013(8):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