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性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5期   作者:谢静
[导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应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结合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促幼儿自主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应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结合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促幼儿自主发展。”集体教学活动时我园实现主题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结合前期教师调查问卷与实际教学活动,我园教师在幼儿兴趣点、活动中材料投放和过程中的引导中,都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幼儿的自主性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围绕这一情况,本学期我园开展了《集体教学中幼儿自主性的探究》这一教研主题。从幼儿自主探究兴趣、自主抉择、自主解决问题三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研究,并依托课题研究,使老师们在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反思交流中,对幼儿自主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
         一、捕捉幼儿兴趣,生成幼儿自主性活动
        从集体教学背景下出发,尊重幼儿的兴趣,在幼儿的兴趣中生成活动,促使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兴趣点上及时生成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活跃幼儿的思维。在幼儿兴趣中及时生成的活动不再同于以往的教学活动,不再被捆绑在固定不变的活动目标里,教师认识到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要适应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给每个幼儿自主性的发挥提供了可能。
        结合观察记录表,经过研讨,我们梳理出一日生活中可以捕捉到幼儿兴趣点的时刻。
        1.在自由活动时,幼儿们处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他们可以自由交谈,做自己喜欢、想做的事,从而比较容易形成兴趣点。
        2.在户外活动(户外运动、散步等)时,大自然对幼儿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幼儿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也最容易产生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
        3.在操作活动中(如区角),由于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所以他们通过操作来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从而产生各种问题或需要。
        4.在学习活动中,当某些问题、内容引起幼儿积极讨论时,表明幼儿对此内容很感兴趣。
        5.在一日活动中有突发事件发生时,也往往能吸引住幼儿的眼光,引发幼儿兴趣。教师的捕捉艺术体现在:
        6.可以静静地在一边观察幼儿的表情和动作,倾听他们之间的对话,并记录下他们提出的各种有趣问题。
         二、从活动准备入手,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教师明确了在开展集体教学时物质准备和精神环境准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幼儿没有自主选择权。经过探讨,梳理出了活动准备的分类,以及活动准备的前提条件(目标、数量、前期实验、高结构性、安全),并结合观察记录表,整理出了活动准备方面(材料投放)的诸多做法,明确了自选材料在实际操作环节的重要性。
          (一)材料的开放性投放
        材料以开放的方式呈现,会给幼儿更大的自由选择和自主操作的机会。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和乐于操作的材料。面对同样的操作材料,幼儿所发现和感受到的事物的特点和关系往往也是不同的。这种投放策略有几种操作方式:
        1.平行投放,满足兴趣和需求。
        2.分层投放,依据不同需求和经验水平循序渐进地投放,也可同时投放同一类别中多个层次(最多不宜超过4个)的操作材料。
        3.个别投放,针对有特殊兴趣、需求和经验水平的孩子。
        4.辅助投放,有些材料是为了更好地辅助活动场景和配合活动的展开而投放。

如小道具、小饰品、可以增加表演情趣,丰富游戏情节;小工具可以协助探索和制作;动物头饰、某些物体夸张的特征等都能刺激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具有隔断作用的“墙”、“栅栏”等能促进孩子身临其境地投入活动。
         (二)材料的分层投放
          幼儿的探究和发现,很多时候就是重演科学历史的过程,而这种重演又是简约式的重演,是让他们在半小时或稍长的时间里发现成人用了许多个星期甚至是许多年才做到的事。这样的教育就需要引导,分层投放材料就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教师通过一步一步的添加或改变材料的投放,逐步帮助幼儿获取相关的经验。
         (三)材料的隐性投放
        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常常要准备一些材料,用于支持、鼓励幼儿继续参与探究。当有的孩子没有使用当前材料完成活动时,可以向他提供和操作材料同样效果但不同操作的材料,支持幼儿继续完成活动。
         (四)投放时间的把控
         集中教学活动中,如何把控好材料投放的时间,以确保我们投放的材料能恰到好处的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呢?我们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对材料进行投放的预设。针对教学延伸部分所需要的材料,可在教学活动之前投放,以满足教学后延伸活动的需要。而在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材料,则需要按照活动内容,在必须的时候进行投放。
         三、运用适宜的引导方法,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并自主解决问题
        在教研后期教师明确在引导幼儿自主方面存在的问题——没能放手让幼儿真正实现自主。同时认识到集体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想让幼儿自主性最大程度的发挥,过程中的引导方法十分重要。经过研讨,结合文字材料,教师梳理总结了活动导入、活动过程、活动过渡以及结尾的方法,为教育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发挥提供了方法。
         (一)活动导入的方法
        直观导入法、演示导入法、作品导入法、游戏导入法、音乐导入法、经验导入法。
         (二)活动引导的方法
        1.管理性引导法:通过语言、非语言等手段向幼儿发出命令,提出要求和任务,指示方向。或教师用语言吸引、变换音量、运用停顿、改变语速、表情暗示、行为暗示或者是表演和批评等方法来调整活动的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
        2.探索引导法
        包括集中引导和分散引导,针对全体幼儿或者个别、小组幼儿,引导幼儿多方面讨论、寻找答案,调动大多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活动过渡的方法
           分析过渡法、演绎过渡法、转移过渡法。灵活的过渡不仅使活动进行自然流畅,还能起到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效果,使幼儿持续保持兴趣,发挥自主性。
         (四)活动结束的方法
        结束时一个活动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个活动的开始,巧妙的结束本次活动,同时激发幼儿对下一次活动的强烈愿望,发挥幼儿探究的自主性。经过研究,我们梳理总结出活动结束的六种方法:归纳法、练习法、联想法、回应法、游戏法、延伸法。
         四、收获与反思
        本学期随着对集体教学背景下幼儿自主性开展的深入研究,我们改变了以往教育活动中教师主导高控的状况,丰富了教育活动的引导形式,拓展了活动思路,提高了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