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5期   作者:姚婷
[导读] 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教育界已经普遍认识到信息技术手段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价值所在。
        摘要: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教育界已经普遍认识到信息技术手段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价值所在。从以往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来看,化学教师会借助实物、模型等手段用于辅助教学,尽管能够让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而通过将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到化学课堂之中,以信息技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让学生获得生动的化学知识学习体验,而且当信息技术手段被应用于化学课堂之后,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而是能够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直观教学模式之下,实现对化学现象的直观学习。如此一来,以往化学教师难以借助语言为学生描述和讲解的知识点,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之下便得以较好的呈现。可以说,采取此种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容,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化学知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信息技术技术;运用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要学会从学生的自身需求和学习视角出发,以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信息技术技术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片、视频、文字以及声频等多元化的信息,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全面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求知欲。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原来静止的课堂变成生动的、形象的、充满乐趣的课堂,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提高化学实验的规范性
        化学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整个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有些比较复杂的实验不便在化学实验室进行,很多时候仅仅依靠教师的口述讲解与描述,这样一来很多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整个实验过程总是模模糊糊,影响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而信息技术技术则弥补了这部分的缺失,一些难以在实验室操作的、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我们可以直接利用信息技术技术播放这些实验的视频,比如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实验。通过这种视频模拟演示,我们能够让学生观察实验的要点,达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另一方面,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总是有一些学生出现实验准备不足、操作步骤混乱或者实验不规范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在实验开始之前把实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物质、现象、变化过程、操作步骤等清晰明确地呈现在课堂当中,使学生能够全面熟悉实验操作规范,达到激发学生化学思维、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化学是一门相对比较晦涩难懂的学科,很多学生容易对化学产生畏难情绪。为了降低化学学习的枯燥性和单调性,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技术辅助教学,把抽象、难懂、晦涩的化学概念转变为具体生动的视频或图像演示,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从心理上更加容易接受。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更加清晰地整理出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更容易进行知识总结与概括,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信息技术的辅助地位
        当前信息技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致很多教师教学定位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信息技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当中处于辅助地位,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而很多教师为了简化教学内容,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不认真进行备课工作,在课堂教学中频繁密集地为学生播放信息技术视频以及图片等,使得学生的化学学习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难以形成扎实的化学知识体系。
        (二)处理好信息技术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在信息技术技术走入校园以后,很多教师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与课堂教学关系的处理上出现了矛盾,更有甚者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从实验当中建构起来的科学,很多知识都必须从实验中得到,比如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化学实验的作用。而很多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用信息技术动画演示来代替实验教学,这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使学生对于化学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
        (三)把握好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契合点
        在信息技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结合中,有一个难点问题就在于何时运用信息技术技术才能够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功能。我从教学实践以及心理学角度等多层面进行分析,发现如果全程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会给学生带来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这十分不利于大脑对于信息的接收。而在课程导入环节应用信息技术技术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在课程中间环节应用信息技术技术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四)优化多媒体课件,在吸引学生的同时又不会分散学生注意力
        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课件的制作非常关键。如果我们的课件制作过于花哨,形式非常丰富,有大量的图片、视频等,很容易使学生沉迷于视频、图片中,会大大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一些教师对课件进行了改良,以文字为主,大大削减图片和视频,尤其是动画、视频类的内容。但是这样一来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没有很好地吸引学生,学生兴趣寡淡。为此,教师应该对课件进行优化整合,要使课件能够吸引学生,但是又不能过于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以教学目的为宗旨,切不可避重就轻,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叶桂峰.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几点体会[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10).
        [2]魏民.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几点体会[J].新西部(下旬刊),201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