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结合较强的学科,如果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更能切合实际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性让他们更好的应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题。因此,本文从构建思维知识框架、完善物理知识体系、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三个方面讨论了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解析,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在物理知识的积累中构建良好的思维能力,汲取更多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应用解析
引言: 在新课标研讨下, 教育部门将初中物理列为教学的重点。所以要求每一位物理教师都能构建思维导图框架,以此来强化物理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知识点与所学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关联,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点条理更加清晰。对此,笔者将对教师如何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探讨,分享自己的几点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初中物理教学得到改善,从而促进整个初中教育阶段全面发展。
一、构建思维知识框架,辅助物理教学备课
合理构建思维导图的知识框架,能够发挥辅助物理教师备课的作用。教师将书本文字性的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转化为具有思维性的非线性知识结构图,教师能够深入分析物理知识,使整个物理教学更具有效率。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加直观的明白如何应用知识点解题,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比如,在上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摩擦力”这节课时,由于摩擦力的知识本身过于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的透彻,所以教师要在课前就构建好知识框架,清晰地勾勒出学习的重点知识,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将在课上将先前构建的思维导图知识框架演示出来,教师说:“同学们看看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我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标识出来。”学生们看到图中简单表现摩擦力为中心,并展开分支形式表达其转化过程、发生现象等理论内容,教师说:“我通过对关键词的标识,帮助同学们区别每一条思维线路,让你们可以更好地构成系统化的知识链。”接下来学生看到在整体的摩擦力系统中引出测量滑动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的利用与防止这三类知识点的分支。教师说:“前半节课同学们需要把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转化的过程理清,后半节课我们就对这三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探究。”一张思维导图的演示,就让教师更好的把握课程的进度,使授课更有规律性。同时,也一目了然的向学生展现了本次课程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点,帮助他们更快速的抓住课堂的核心内容,为后续写作业或者考试能够快速抓住题眼奠定了基础。
二、应用思维导图的优点,完善物理知识体系
根据初中物理教师的反馈,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性的学习精神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导致他们在物理学习中难以形成一个连贯完整的知识链条,在分散的物理知识模板教学中也很难把握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所以教师要应用思维导图这种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梳理各个知识的原理和概念,明白不同知识点之间蕴含的关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学习的记忆与印象,从而将物理知识体系做的更加完善。
比如,在初中物理九年级“电流和电路”这个章节时,教师在上完这个章节的每个课时后需要进行复习巩固知识点,这时就可以在课上构建一个知识树来让这个章节的知识体系更完善。教师说:“我们首先以电路的构成作为核心,那么它的分支有哪些呢?”一位学生说:“它的枝干可以是用于描述的电路图,还有上课讲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这两种知识点的分类。”教师说:“非常好!接下来我们从电路的构成往下就可以引出电流的知识点。”另一位学生抢答说:“可以在电流的枝干中添加测量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这个重点实验。”教师说:“是的,我们还可以添加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这个结论是如何推演的。”一位女生补充说:“还可以添加电流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教师说:“很好,通过每位同学的补充,这个章节的重点知识点已经一目了然。”教师将这个章节的物理知识点像树枝似的散开,系统全面,使物理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当前课堂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来开展教学使效率提升的明显,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能够及时完善知识体系,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他们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点的缺陷,从而使物理成绩得到提升。
三、开展思维导图操作活动,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近年来,学生只理解物理课本的知识点,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思维导图操作活动以求实现物理知识与实验之间的连接与结合的目的,让同学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实践操作。同时,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自行构建思维导图的意识,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比如,在上初中物理八年级“确定浮力方向”这节实验操作课时,教师在学生操作前发放思维导图,组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构建导图,加深学生的实验印象。教师说:“将红线两端分别固定乒乓球和大烧杯的底部,将水缓慢注入大烧杯,直到水将乒乓球浸没,观察红线。”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大烧杯底面的一端垫高,使大烧杯倾斜,发现红线仍旧在竖直方向上被拉直。实验结束后,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图的构建,学生分析两种情况的乒乓球的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最后教师完善实验前的思维导图细节,让学生明确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帮助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动手操作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但还缺乏全面实行的局限性。所以,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辅助教学备课,引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学习,构建知识的框架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志拥.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0(41): 164-164.
[2] 蒙道文[1].初中物理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价值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