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部分学生接受学习的主要场地都是课堂,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重要任务,教师要把握课堂的每一分钟,让课堂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而言,难度明显增加,再加上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个人学习习惯,所以教师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对初中数学教师来说,需要不断思考怎样开展课程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优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优质教育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接受学习的主要场所都是课堂,所以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着课程教学质量,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上掌握全面的学科知识,获得精神上的提升[1]。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很多教师不得不重新思考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优质教育,才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问题
(一)教师方面
教师讲课时照搬教材,缺乏充分的课前准备,没有设计完善的教学计划。教师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感觉教学枯燥,缺乏学习兴趣[2]。忽略学生的差异性,采用统一教学,学生学习存在很大差距。
(二)学生方面
初中学生在学习方面缺乏自控性,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数学学习兴趣较低。
(三)家长方面
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没有发挥辅助作用,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与学生沟通交流较少,忽略了学生学习时精神层面的需求。很多家长只关心学生最后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努力。
二、开展优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教师在明确初中教学中的问题后,需要根据学生需要进行教学创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让学生能够提升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优质教学。
(一)强调初中数学学习价值
很多学生之所以在学习数学时兴致缺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数学学习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帮助,自己在生活中不会运用到数学知识。为了改变这种观念,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向学生强调数学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白数学学习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有重要价值。现代社会中使用的很多电子产品和各种高级设备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才能完成操作。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已经渗透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3]。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有理数,其中有一章内容是正数和负数。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会认为负数学习意义不大,它在自己的生活中并不常见,在学习时就会草草了事。此时教师就可以用天气温度进行举例,告诉学生今天的温度是12℃。然后询问学生如果今天的温度是零下4摄氏度应该怎么表现。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负数概念,告诉学生零下4摄氏度可以用-4℃来表示。此时学生就会感受到负数的存在能够简化一些表达,在描述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时都可以用负数“-”进行表示,而不用每次都采用“零下”这样的汉字表达。通过这样一个生活化的例子学生就能感受到负数的价值,会认识到学习负数的必要性。教师在后期教学时学生就会更加认真。
(二)创造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必要条件,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需要进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初中数学中的很多定理都比较抽象,且表述过于专业化,很多学生都不能够很好的理解那些数学定义,会觉得这些公式、定理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忽略学生这种学习感受,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能够使用的教学方式包括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小组学习等。
九年级下册第27章主题是“投影与视图”,教师在开展本章内容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能够对投影有直观感受。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看过“皮影戏”,该问题可以立马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多学生会表示没有。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功能为学生播放皮影戏片段,然后问学生投影戏的原理是什么》如果有学生回答了“投影”,教师就可以顺势开展后续内容的教学。
在本章内容中教师还需要学生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差距,此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数学实验,让学生跟组内的同学一起观察太阳光下木杆与三角形纸板在地面的投影,并且不断改变木杆、纸板的位置确定什么时候木杆影子、三角形纸板影子会变成一个点。教师开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最开始的多媒体视频展示还是后期的小组实验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主动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三)加强师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进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当做教学中心,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便及时给予学生帮助[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提问,在解答问题时要保持良好态度。通过这样的教学行为学生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八年级上册第15章的主题是“全等三角形”,本章节中涉及很多定理,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产生混乱感,可能会混淆一些定理。学生可能会认为“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句话是正确的,此时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向学生画出两个角相等、边不同的三角形给予学生直观感受。此时学生就能够顺着教师举出的例子判断出这样两个三角形不是全等三角形。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开始自己举例、自己探索。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学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社会各界对于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需要不得不探索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优质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强调数学学习的价值,告诉学生数学学习能够改善生活。教师要创造多样化的教学如小组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与自己积极沟通。在这些教学手段的帮助下,才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初中数学课程优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岳,杨玉霞.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9(19):57-58.
[2]赵春明.初中数学实现优质教育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05):52.
[3]宋青春.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做到优质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107.
[4]宋许亮.探究新时期初中数学优质教育教学的开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