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苗族)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5期   作者:黄映标
[导读] 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美术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民间(苗族)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摘要:民间美术资源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载体,因为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民间美术资源十分丰富,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挖掘民间美术资源并且将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将对小学美术教学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美术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民间(苗族)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民间美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美术一直是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养成高尚的情操,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思路陈旧,已经不符合教育趋势的发展需要。民间美术资源是重要的教学载体,如果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将为小学美术教学带来全新的思路和方式。同时,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助于传承优秀民间美术文化,这对于民族文化发展和小学生美术素质提升,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现实作用。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苗族)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
(一)民间美术资源是优化小学美术教学形式的一个有效路径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基本知识点和综合素质都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部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应知识内容[1]。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种种限制和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学环境给予一定的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成长和发展需求,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变化,强化教学方式的优化和创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外界环境刺激,给予学生心理上和精神上最强有力的冲击。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恰恰符合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发展趋势,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过程中都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这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过程中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
(二)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学习效果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正处于学习关键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应该积极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内容,不能有明显的偏科现象,这样才能做到全方位发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在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各不相同的,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偏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权衡,因此很多情况下,美术学科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整体教学质量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2]。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将全新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小学美术教学体现出更强的时代性特征,同时可以帮助很多学生补足学习过程中的短板,为学生全方位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策
(一)将民间美术资源贯穿到小学美术教学的全过程
        一直以来,知识理论都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出现这种教学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源自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评价形式的影响。长久以来,教师都在强调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水平,因此美术学科教学具有较为明显的碎片化特点,知识点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部分,并且每部分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很多考试也是分开进行考核的,这对于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有效转变这种教学形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民间美术资源给予重点关注,及时优化教学思路,将民间美术资源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强化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美术学习的体系性,帮助小学生在夯实美术基础知识的同时,建立完整的学科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进而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3]。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苗族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小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剪纸作品,并且做出自己的评价。通过对民间剪纸作品的欣赏,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会实现明显提升,最终逐渐建立起完整的美术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利用民间美术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下,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对于教学环境的营造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单纯的知识理论教育几乎贯穿到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而从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要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吸引注意力,就需要课堂具有一定的精彩程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营造教学情境,通过教学形式的创新,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活跃性[4]。同时,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应用民间美术资源的时候,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营造具有自主性特征的课堂学习环境,将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控制学习节奏,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自己,提升自己,让学生将传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实现自我的过程,并且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这也是激发学生内生学习动力的一个有效途径[5]。例如,将传统的苗族民间艺术形式,剪纸、雕刻,或者手工艺术作品等等,只要符合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的,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素材,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逐渐帮助学生建立美术知识体系,提高小学生的美术修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优化小学美术教学形式,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芳.浅谈民间美术资源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产生的影响[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9):42.
[2]景玲.追本溯源——将民间美术资源 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3):24.
[3]李德军.民间美术资源进课堂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以民间美术资源走进桂东南中小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42-143.
[4]朱莹莹.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06):P.256-257.
[5]陈敏.中小学美术课程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闽东柘荣剪纸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6):271-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