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改革背景下五年制中高职衔接的困境及对策分析——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5期   作者:保云莹 李章 李亚栗
[导读] 现行五年制高职教育一般均采用“3+2”模式开展教学安排,其中的“3”为中职阶段,“2”为高职阶段。
摘要:现行五年制高职教育一般均采用“3+2”模式开展教学安排,其中的“3”为中职阶段,“2”为高职阶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五年制教育常常会出现中高职脱节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五年制学生修读完中职课程转段到高职阶段,不能较好地适应高职阶段的学习生活。本文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五年制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并以职教改革为背景,提出系列积极应对之策。
关键词:职教改革、五年制中高职、对策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昆明市金殿景区附近,学校始建于1955年,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类高职院校。学院自2012年开始招收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学生,至今已开展了8年的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第一届五年制中职段学生在2015年转段到学院高职阶段,至今已完整培养了3届五年制高职学生。
        一、五年制中高职衔接存在的困境和问题
        在五年制中职段学生转段到高职阶段的近几年中,各专业所属的高职二级学院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五年制转段学生在专业课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实践教学难度大等困难和问题。
        根据上述问题,笔者对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中高职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分阶段调查研究。首先,从招生录取分数及年龄看生源综合素质情况: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五年制高职录取情况表(表一)




备注:云南省五年制录取控制最低分数线为150分,为保证学生生源质量,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录取控制最低分数线为200分。云南省各州市根据不同分数折合情况,高中录取分数线约为370分以上。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五年制高职录取情况表(表二)
        




        从上述表一的数据可以看出,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来源主要是参加了中考但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基础文化课成绩普遍不理想,代表了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的一部分学生。
        从上述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五年制高职学生在中职阶段的年龄范围集中分布在14至17岁,这部分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在初中阶段学习基础较差,往往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标模糊,集中表现为厌学及逆反心理突出。
        其次,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优势专业林业技术五年制高职二、三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课程成绩为例,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备注:表三、表四中,数据为“0”表示尚未开此课程。
        从上述表三、表四的数据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在五年制高职的中职阶段,开设的专业课较少,因此导致学生转段到大专时,面对大量专业课的学习感到吃劲;二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数学和英语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问题。
        综上所述,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中高职衔接不畅等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五年制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有所下降。
第二,五年制高职教学计划的制定尚不够科学合理。
第三,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科现象突出。
        二、深入分析五年制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困境和问题的原因
        第一,作为学习主体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其入学起点低、学习基础差、学习意愿不明确是存在的客观及主要因素。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逐步推广实施,绝大多数初中毕业生的第一志愿就是考上高中,从而更好地考上本科院校。作为初中学习成绩不好却还想提升学历的这部分学生,在中考失败后选择报读五年制高职。这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并不强烈,通常是被父母强行要求继续读书的。因此,学校在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多的精力是投入在对他们的管理上,要求他们在学校身心健康成长,逐步引导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慢慢引导他们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第二,在过去的五年制教育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中职段和高职段脱节的情况。在五年制高职开设之初,学校对五年制教育教学规律把握不足,单纯地认为五年制高职“3+2”就是三年中职加两年高职。因此,五年制前三年的教学计划也是简单地按照中专教学计划执行,即前三年主要以语文、数学、英语、政治、音乐、体育、美术、书法等文化基础课程为主。最终导致五年制学生转段到大专后,难以适应大专的学习生活,尤其是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情况。
        三、结合职教改革相关要求对五年制中高职衔接不畅提出应对之策
        第一,高职阶段教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教学要“特殊对待”。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学院的学生主体主要是以高中起点的全日制高职为主。这部分学生和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本质的区别。因此,高职阶段教师在教授五年制转段学生时,要研究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给予他们更多地关心关爱,不断探寻和摸索适合这部分学生的教学规律,从而展开更好地教学。
        第二,结合职教改革方案,认真修订完善现有五年制高职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新的职教改革方案,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不断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范职业院校设置。在教学计划的修订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要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在其入学的第一、二、三年级逐步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根据专业内容适当调减数学和英语课程,让学生对选择的专业产生学习兴趣。
        第三,以技能大赛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践动手能力。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中职、五年制高职中职段学生从2018年开始参加省级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三年来,学生参赛成绩一年比一年有所突破。尽管在技能大赛比赛前夕,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均在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对比赛内容进行反复训练和强化,但学院从未因为比赛而停止参赛学生正常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通过每一次的技能大赛,都能促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对专业的学习中。由此可见,技能大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实际动手的能力,在竞赛中获得奖项和名次,都能促使五年制高职学生内心获得认同。
        第四,以1+X证书制度为契机,不断提升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新的职教改革方案指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在2019年已经开始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高职学生参加的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多为中级水平。为提升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使五年制中高职实现无缝对接,五年制中职段学生在二年级、三年级时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要求,报名参加初级水平的职业资格技能考试。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延续性,能较好地适应高职阶段的专业学习。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
        [2]张平.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云南电大学报,2017(2).
        [3]陆国民.高职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8(5).
课题项目:本文系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校级科研重点项目“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KY(重点)201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