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取得卓越成就。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梳理了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 教育 对策
当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作为为国家培养新型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新型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新的思想浪潮不断涌入。广大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这一时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新鲜事物、新奇思想正是高职学生感兴趣的焦点。这些新鲜事物、新奇思潮中,有一些积极正面向上的多元知识和文化,是值得学习并推崇的;但其中也充斥着一些消极负面恶俗的思想和文化,需要加以辨别和摒弃。因此,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高职学生辨别善恶美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的重要政治任务。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构成较为复杂
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随着普通高校逐年扩招,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每年新生的生源包括:一是参加了普通高考,根据专科分数线录取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目前占到高职入学新生的25%-30%左右。二是参加了单独招生考试,根据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程序进行录取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目前占到高职入学新生的50%-60%左右。三是参加了三校生考试,根据三校生考试分数录取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目前占到高职入学新生的10%-15%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两类相对特殊的学生,一是五年制高职(3+2)转段学生,这部分学生前三年属于中职阶段,在中职学校进行学习;后两年转入高职二年级,进行高职阶段的学习。二是校企合作的项目订单班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企业负责招生、学校负责教学、企业负责实习和就业。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相对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相对单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还是依赖学校的思政课程;二是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更多的还是以教条式的灌输为主;三是学校组织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以理论讲座为主。
(三)新媒体技术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移动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据调查,几乎所有的高职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各种互联设备都已经普及。新媒体技术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新媒体技术可以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信息化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其次新媒体技术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和学生多渠道多形式沟通交流,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途径。
尽管新媒体和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负面影响,如大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受到互联网中各种思潮冲击使青年学生丧失理想信念等等。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多生源构成造成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大
目前,不同层次生源构成的高职院校学生主体,他们高中阶段的学历背景不同,接受的教育层次也不尽相同。他们对同一知识的学习、理解、掌握、运用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相比较而言,参加过高考,完成了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会比五年制高职、三校生升学的学生接受教育以及知识习得的能力要强一些。因此,到高职教育阶段,面对不同生源结构层次的学生,要对其进行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很大。
(二)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理论和实际相脱离
首先,高职院校中的思政课主要是公共基础课,一般在高职一年级开设。作为公共基础课,老师上完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结束了,学生多以通过考试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起作用还要再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高职院校中的辅导员,除了承担学生管理工作外,有的还是任课教师,有的还担任其他行政工作。即便是专职辅导员,也是一个辅导员承担了一个专业下多个班级的学生管理工作。其工作任务繁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进行有效兼顾。
再次,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有益补充,高职院校中经常开展的党团活动,目前还是多以请专家、学者进行政治理论或政策解读。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作用还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三)新媒体带来多种舆论观点,使学生理想信念模糊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的生活条件一届比一届提升了很多。
在当今信息多元化背景的影响下,互联网上各种信息泛滥,对同样的事件,总是有各种各样新奇的观点充斥网络。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各种手机软件的流行,造成了高职学生对政治信仰较为迷茫,甚至很多学生的理想信念都很模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内政治漠不关心。很多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主要用于专业的学习,对国内的政治动态、时事新闻并不感兴趣。二是政治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特性。在新形势下,只要打开手机、电脑,互联网就会有各国的思潮不同的声音与我国主流思想进行碰撞和交融,导致我国主流思想和传统文化不断被外来文化进行挑战和“侵蚀”,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较大冲击和影响。三是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导致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虚无。随着社会发展,国内一些功利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因素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和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很多高职学生开始动摇社会主义信仰,认为政治理想很难实现,理想信念非常模糊。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通过对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及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现对进一步加强和做好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以下应对之策。
(一)分级分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随着招生生源构成的复杂化,过去传统单一的教育方式应该随之进行挑战。如:通过高考、单招考试升学的这部分学生,根据不同专业进行独立成班;五年制高职转段学生根据不同专业进行独立成班;校企合作项目订单班进行独立成班;这些不同的班级配设不同的辅导员,辅导员根据学生的特点展开学生工作,在开展学生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其最能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使课程思政形成有益补充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来,全国高校纷纷探索如何变 “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自2018年起多专业多课程都开展了“课程思政”试点,经过两个学年的尝试和推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过去单纯依赖思政课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理论掌握较好,并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除了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外,各个二级学院自上而下还有健全的党支部、团支部、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政课之外,各个二级学院还会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结合思政教育开展相关的团学活动。如在各二级学院支部的组织协调和老师带领下: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进行服务送去温暖、林业类专业的学生开展野外素质训练拓展、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开展沙盘模拟营销演练展示等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怀,升华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坚定了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心。
(四)增强教师业务能力,善于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安排。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给每个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这个时候,作为高校教师要深入思考分析,为什么网络红人,网络主播可以深的年轻学生喜爱。在教育学生不要沉迷于网红、网络主播的同时,也要研究通过主播的形式给学生开展网络教学,更要重点研究怎样才能使学生的网络教学收到良好成效。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疫情期间,开展学生工作的青年教师有的开始谱写歌曲进行抗疫,有的带领学生开展绘画进行抗疫;这些歌曲、绘画以及MV都给广大高职学生带来了正能量,坚定了青年学生配合社区人员,积极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在开展线上教学后,不同专业的教师也在积极尝试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线上课程直播和录播,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效结合到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及鲜明的思想政治文化等。
结语: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就要根据新形势新局面不断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高职院校要肩负起“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任,就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适当的整改办法,有效促进教学成果转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简介:保云莹(1983-),女,在职硕士,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秦宏毅,谢斯玮.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3]李琳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7,(54).
课题项目:本文系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校级科研项目“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KY(YB)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