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学生主体参与的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5期   作者:崔玉萍 费志明
[导读]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逐渐深入,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激增,且要求越来越高。
        摘 要: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逐渐深入,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激增,且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教育部也不断做出相应改革和调整。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地理学科作为初中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对初中地理学生是否参与颇为重视,本文将从初中地理学科特性出发,对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出相应策略,希望对地理教学的改革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理教学 学生主体
1前言
        在这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科技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各界所需,初中地理教学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地理教学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地理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用说培养其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地理教学过程中来。
2初中地理学科特性
        初中地理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与地理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等多个特征。初中地理不仅关系到初中阶段,还关系到日后的地理学科学习,虽然被划分为“社会科学学习领域”,但是其自然科学属性仍然不能忽略。此外,初中地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以及世界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等,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全球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基于地理学科的这种特性,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而应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努力设计符合学生全面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案。作为学生,不能一味地等老师的讲解,应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
3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自主改变角色,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扮演与学生共同探讨、互相学习、亦师亦友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其主动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第二,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所有学科入门学习的前提。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培养兴趣也较为容易。

要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例如在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时,可通过拼图来引导其参与到教学中;另一方面要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记忆我国行政区域时,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来加强记忆,从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初中地理教学要营造研究型课堂氛围,在遇到问题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对题目作总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初中地理教学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具体策略
        4.1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实践方式。其一,情景体验式。情景体验式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教学形式,使得多数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获得个体经验和知识的储备,从而对地理知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情境体验主要包括社会实践、角色扮演等方法。其二,案例嵌入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的设定时,可以设计符合内容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案例所含有的基础知识,既帮助学生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又培养其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其三,合作探究式。课堂小组是合作探究的重要方式,以课堂小组的形式来探究教师预留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来帮助学生掌握枯燥的知识。
        4.2改变教学观念、营造研究型课堂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应该是“填鸭式”的方式,教师单向向学生传授知识,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自身应做好教学观念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目前,初中地理教学学生主体参与的理念基本得到贯彻,但营造研究型课堂仍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举措。研究型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研究地理课程,主动获取相应的地理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讲解之后,组织一系列实践活动来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地理知识,通过亲身体验积累相应的经验。比如,学习气象灾害后,让学生了解当地的主要气象灾害,这样既培养学生信息搜集、信息分析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遇灾害时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深化,具有多重意义。
        5结语
        总之,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需要学校、教师不断地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我国教育水平才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杨宗明.初中地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探究[J].小作家选刊.2015 (14)
[2]张清华.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5 (18) :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