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污染及其水质检测探讨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6期   作者:韩慧
[导读] 目前针对地下水污染,我国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水质检测方法
         摘要:目前针对地下水污染,我国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水质检测方法,可以对地下水中含有的各种金属元素和杂质进行检测,从而反映出地下水的污染情况。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战略对于水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必须要对地下水污染进行有效治理,从污染的源头出发,做好水污染的监测,并配合相关的制度和宣传,促进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治理。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水质检测;探讨
         1地下水污染分析
         地下水作为我国水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但是其具体分布和特点是不同的,地下水的分布会受到地形和地质的影响,所以分布极为不均匀,而且还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水资源的开发不合理,浪费问题也愈发严重,近几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工程数量在不断增多,而在施工过程中,会给地表造成巨大的破坏,进而影响到地下水资源,因此近几年来我国的地下水资源总量在不断减少,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也愈发显著。我国地下水资源在应用和开发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地下水污染问题,而地下水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各种农业劳作、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使得地下水污染问题加剧。比如在农业劳作中,各种农药的滥用会使其渗透入土壤,进而进入地下水;而工业生产产生的大量污水和废水,会直接加剧地下水污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污水进行随意排放,也会使得其在水循环的过程中进入地下水,而且如果一些垃圾长时间堆放,会在地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在雨水的冲刷之下,其也会渗入地表与地下水混合。由此可以看出,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就会给水资源和人类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2基于地下水水质的检测方法
         2.1检测的作用及分布
         常用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法以利用水质网监测为主,主要以水质监测网获取的数据为真实依据对水质信息进行确定,以此为依据作为预警信息,利用预警系统对可能出现的威胁实施监测与预报,对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判,并建立相应的预警应急方案。并根据监测结果评价已经采取政治措施的治理效果,进而对整治污染进行调整。在处理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时,需要利用数值模型标注、跟踪地下水流情况,确定其转移状况,采取污水跟踪诊治等有效的保护方式。进行地下水资源监测时,需要重点监测的数据主要包括:水质的总矿化度、耗氧量、亚硝氮情况、水质硬度、氟含量、苯类、PH值、大肠菌类、及细菌数据值等,对相关数据进行跟踪记录与报道,通过人工采集、水资源开放等情况,综合工业污染工程分布情况等,对采样点数量进行合理设置。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因打井采用需要较高的成本,因此有关部门实际上以民用、工业代表用水井为主进行抽样检测水样。主要的检测阶段分为丰水期检测、平水期检测、枯水期检测等,在每个阶段采样时,可选择以两次为主,保证取值的科学合理性。
         2.2简述检测方法
         通过实时检测地下水质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可以准确建立水文地质相关模型。对此可利用下述方法对水质进行检测,通过对水的被污染性、数据等进行相关分析于检测,进而评估下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及时查找到污染源,进行根治性防治,进而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整治,优化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周边环境质量。
         2.2.1滴定法
         在进行地下水质监测时,主要使用的方法便是滴定法,其主要方法是通过人工操作向检测的水样中加入检测试剂,利用不同试剂中液体与水质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特性,对反应出的新物质进行性质判断,进而确定其检测标准与结果,利用对新物质数量、颜色的变化的判断,判断溶液性质。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试样溶液发生颜色变化或出现沉淀物后才可停止操作,进而以观察、计算的方式对地下水质进行的特定物进行判断。此类方式通常操作便捷、成本需求较小,对实验环境要求较低,可在基层环境、条件设施较差的环境中应用使用,可利用水滴法检测出水质中的Fe2+、Cu2+、Ca2+、Mg2+等离子物质,也可判断某些胶体物质含量。


         2.2.2离子选择电极法
         在部分区域的水污染中含有氟化物的存在,其中主要是在钢铁厂、磷肥厂等空气易受污染区域内。在生活中作为非金属元素的氟有极强的活跃度,特性突出,也会导致动植物、人类的生存受到影响甚至威胁,属于较为严重的污染,在实际中主要是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此类污水水质进行检测确定。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操作较为简单,使用的仪器较简单,进行检测时不会导致测试液减少,检测耗时较短、易操作。通常情况下,可在操作过程中封闭氟化镧单晶在一端塑料管处,并配置标准浓度的NaF和NaCl溶液,参考电极以Ag-AgCl为主,以此方式完成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构建。进行此方法检测时,可以氟离子作为指示电极参比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主,一般以正相关关系由样品氟化物活跃对数确定电极电动势,而在此基础上,可计算得出相关氟化物的含量。
         2.2.3气相或液相色谱法
         此方法又可以称之为层析法,也可称作色层法,主要是以物理分析为主。此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测不同溶质有别于检测样本中分配力、离子交换等作用力的固定相和流动相。此方式既可以作为气体检测法、也可以作为液体检测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流动相进行命名,常分为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此方法的检测具有灵敏性能好、检测准确性高、检测速率快、效率好等特性,在实际检测中应用率较高。通过检测地下水时,不同溶质可呈分离状,检测其含量便可确定水质情况。
         2.2.4极谱法
         在进行电极测试地下水水质时,可根据电流点位绘制一定变化的极化电极曲线图,此时若可以通过数学方式进行计算,便可确定一定浓度溶液的具体物质含量数值。此方法被提出后便被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检测优势。利用此方式可有效的检测出地下水水质中的Mo、V、Se、Cu、Pb、Cd、Zn、W、Te等物质,甚至可检测出一定的有机物质含量,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并可实现连续检测操作,检测结果可实现重现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对部分垃圾成分的检测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2.5离子色谱法
         相比于传统方式,此方法具有较短的平衡性、选择优势突出、操作所需设备简易,操作较为便捷。该方法将水中阴、阳离子的测定技术大幅度提升,离子色谱是在液相色谱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离子之间的交换原理,通过检测技术,以确保地下水质检测效率。例如在对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时,其能够对高氯酸根进行有效分析,离子色谱有三种形式,离子交换色谱(HPIC),离子排斥色谱(HPIEC)和离子对色谱(MPIC)用。离子色谱仪灵敏度高,且只需要极少量的盐(Na2CO3和NaHCO3)作为淋洗液,可避免苯酚、浓氨水、丙酮等多种有害物质的使用,在检测过程不宜造成污染,实验条件比较清洁,从环保角度看,其更加符合要求。离子交换树脂耐酸碱,可在很广的pH范围内使用,易再生处理、使用寿命长。
         3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加强地下水保护工作能力是必要的,在此过程中应该重视采取有效的检测方法,通过具体实践研究,本文提出了地下水水质检测方法,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闫少婷.关于保障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05):193-194.
         [2]卢秀芳,潘炎霞.浅谈地下水的污染及其水质检测[J].民营科技,2018(10):82.
         [3]牛守明.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02):738-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