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7期   作者:刘莉 杨帆*(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分析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记忆合金环抱器组和普通钛合金环抱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胸痛均明显减轻,胸廓畸形均矫治满意,连枷胸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单切口最大固定范围记忆合金环抱器组8根肋骨;普通钛合金环抱器组6根肋骨。术后随访均达骨性愈合,无环抱器完全脱落现象。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及普通钛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均可有效改善肋骨骨折所致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骨折愈合。手术简单易行,安全可靠。记忆合金环抱器完成固定所需操作空间更小;同样的切口长度下能完成更多的骨折固定,对患者更为有利。

【关键词】多发性肋骨骨折;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效果
        胸外伤中最常见的是肋骨骨折,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显著增长,交通事故导致的肋骨骨折患者逐年增加。肋骨骨折常产生错位并卡压肋间神经,造成剧烈的胸部疼痛,使病人不能有效咳嗽、排痰不畅,可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连枷胸所致反常呼吸,严重时可发生ARDS。骨折错位可损伤肋间血管及胸内脏器,导致肺挫裂伤、血气胸、休克等,严重时危及生命[1]。现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9年12月肋骨骨折手术患者共245例,其中男198例,女47例,平均45岁。161例车祸伤,30例重物砸伤,32例摔伤,1例牛撞伤,1例猪撞伤,20例钝器或锐器击伤。203例使用记忆合金环抱器,42例使用普通钛合金环抱器。
1.2 手术指征:① 有剖胸探查指征者;② 胸壁明显塌陷、软化,反常呼吸明显者;③ 出
现无法控制的剧烈疼痛者;④ 胸壁畸形或残损以及骨折错位明显致胸廓明显变形者;⑤ 连枷胸致无法撤除呼吸机者[2]。
1.3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根据所需固定的肋骨部位设计切口,尽量采取单切口完成手术。在肋骨表面潜行游离,找到骨折断端,向两端适当游离骨膜,复位断端后再用肋骨环抱器固定。

记忆合金环抱器用45℃ 左右温盐水冲洗后可迅速恢复原状并牢固抓握骨折断端。普通钛合金环抱器则需使用专用压钳将环抱器臂压合收拢以完成骨折断端的固定。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减轻;胸廓畸形得以满意矫治,胸廓反常运动明显改善或消失。实施手术的中位时间为住院第6日。有5例患者施行双侧手术。每例患者使用环抱器3~14个。同等长度的单切口中记忆合金环抱器最多可完成跨度8根肋骨范围的骨折复位固定;普通钛合金环抱器则为6根。术后随访1至2年,拍片提示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有3例患者在术后1年后要求并取出环抱器。
3 讨论
        多发性肋骨骨折会导致患者剧烈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连枷胸、低氧血症、呼吸衰竭、休克等并发症[2]。治疗目的在于恢复胸廓正常的形态,保持足够的肺通气,减少进行性损害,避免并发症及后遗症。过去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传统治疗方法是使用胸带以及胶布对骨折部位进行外固定,虽然可以减轻胸廓反常运动,但因其限制了胸廓运动,导致患者呼吸不畅,骨折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后期会遗留胸廓畸形,故此方法目前仅偶尔被用作临时措施。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近些年已在胸外科广泛应用。它有很强的记忆性,可以根据人体温度恢复到其原来的形状,并持续对骨折部位产生抓持力,稳定患者胸壁的稳定性,改善其呼吸功能,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记忆合金环抱器以及普通钛合金环抱器其材质主要为钛,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在人体内长期留置。因实施肋骨内固定术的均为多发肋骨骨折,手术创面较大,骨折愈合后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创伤也较大,故目前业内公认的做法是不要求取出内固定物。此次共有3例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器,2例理由为自觉不适,1例理由为不希望有异物长期留存体内。3例患者均顺利取出内固定器,并达到患者术前的预期。相较普通钛合金环抱器,记忆合金环抱器在远离切口的肋骨断端固定时无需使用压钳,可以在更狭小的空间内完成任务,同样的切口大小,其固定的范围更大,有利于减轻患者手术损伤,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泓洁,都定元,赵兴吉,等.连枷胸的诊治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4):368-370.
[2]舒骏,丛伟,薛洋,等.手术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2013,28(4):517-519.
[3]房军利.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社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智慧健康,2019,5(28):80-8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