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7期   作者:周雅红
[导读] 研究护理干预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74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94.59%与对照组81.08%相比较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中,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优良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肾病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纤维鞘形成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医疗水平也有了提升,肾病血液透析技术也发展成熟[1]。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并且现代社会其他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例如:肝硬化,因此患者血液透析时也会有多种并发症出现,患者需要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但是由于患者的自身原因,出现功能性不良的风险增加,形成了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上对此进行了护理干预[2]。为了护理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我院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74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护理干预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中的应用效果展开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74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该研究所选病例已经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都知情同意,由此我院对护理干预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中的应用效果展开了研究。将两组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5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性别年龄无意义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并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正确的使用留置导管,并且坐高消毒工作,保证导管的动静脉接头无菌,对患者进行透析,之后注入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两端,残留血液在管腔内被冲洗干净之后,夹闭管路,对导管内血栓的出现制定预防对策,所有的操作均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患者血栓的发生,患者出现了血栓应该及时的报告医生,避免患者发生不必要的危险。观察患者的病情以及大便常规,并告知患者注意自身有无胃肠道的异常情况,保持患者的导管切口处皮肤干燥。
1.3评价方法
自制问卷表调查分析两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对症护理及护理满意度等。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获取患者资料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




3讨论
        临床上的血液透析技术已经发展成熟,能够有效地治疗急慢性肾衰竭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血液透析的治疗时间比较长,因此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由于应用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的次数比较多,因此可能会导致患者导管功能不全,并形成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效果,对患者急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这种症状,控制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的形成。护理干预在护理诊断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积极地预防并发症,建康复治疗环境以及执行康复护理技术,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4]。对于患者出现的不适或者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疼痛,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5]。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主要是因为血液反流、肝素注入不足、导管功能不全、患者自身疾病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护理干预通过抑制患者的感染以及出血情况能够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临床上的护理优良率,并且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护理工作,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获得了人们的一致认可。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94.59%与对照组81.08%相比较高(p<0.05)。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中,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优良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郑颖来.循证干预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中的应用[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9,5(03):252-255.
[2]蔡瑜玮,王亚平,屠益微,陈宏才.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2):153-156.
[3]张丽媛.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的护理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04):10-11.
[4]王珍.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11):2353-2355.
[5]蒋幸丽.护理干预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03):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