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临床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患病以后患者会出现活动能力受限的情况,因此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有效护理尤为重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治疗,在血管外科诊疗和护理中,它属于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该文主要讨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护理。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治疗;护理
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急、病程进展较快,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若患者得不到规范及有效治疗,50%以上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治疗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存在严重出血并发症,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规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概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早期容易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后期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post thrombotic syndrome PTS)产生静脉性溃疡[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流瘀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浅静脉扩张、皮肤温度升高、疼痛、肢体肿胀等症状[3]。研究表明,我国75岁以上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5%左右,病死率高达20%-30%,仅次于恶性肿瘤以及冠心病[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临床上多为采用尿激酶经外周静脉给药或经介入导管给药。病人行溶栓治疗容易出现出血等并发症。为提高病人下肢溶栓的疗效,减少出血并发症,我科多采用足背静脉途径给药,临床效果显著,分析如下。
2:尿激酶溶栓治疗
遵医嘱每天用20万单位尿激酶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经患肢远端足背静脉静滴,每日二次,同时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遵医嘱定期监测血常规及凝血指标检查,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控制于正常值的1.5-2.5倍之间,国际化标准比值2-3之间,纤维蛋白原值不低于1.5g/L,治疗后均行静脉造影或彩色超声复查[5]。
3:护理措施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来说,在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应开展以下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3.1全面评估 责任护士应做好患者入院评估工作。待患者入院后,与患者一对一交流,对患者疾病情况、心理状态、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合并症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以及全面评估,为后续治疗中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相应参考,责任护士科学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护士评估内容,积极交流,与患者商定,对护理计划进行制定以及调整[6],对患者存在的不利于疾病康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确保护理计划的科学性。
3.2饮食和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戒除烟、酒,饮食宜清淡低盐饮食,多食新鲜蔬菜、高纤维素、高热量饮食,并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引起腹压增高导致穿刺处出血,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责任护士需将床头铃及物品等放于患者易取处,并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3.3心理护理 患者因下肢肢体疼痛、不能活动,长时间卧床,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责任护士应根据护理计划,与患者主动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责任护士应帮助患者调整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在院期间心理疏导护理,利用成功治愈案例,杂志、报刊等,将患者注意力有效分散。责任护士应为患者家属提供健康指导,促使患者家属更加了解患者护理需求[7],一起鼓励、安慰患者,确保患者战胜疾病信心。在健康宣教方面,责任护士应详细为患者讲解溶栓治疗相关步骤[8],将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使之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
3.4饮食和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戒除烟、酒,饮食宜清淡低盐饮食,多食新鲜蔬菜、高纤维素、高热量饮食,并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引起腹压增高导致穿刺处出血,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责任护士需将床头铃及物品等放于患者易取处,并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3.5患肢护理 因患肢静滴溶栓药,溶栓期间需要卧床及密切关注患肢的肿胀和疼痛,术后穿刺处绷带加压包扎,穿刺侧肢体制动2h或24h后可自主活动。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触摸远端动脉搏动情况并做好记录。卧床休息时患肢抬高30℃,病情允许可做膝关节屈伸运动,30次/组,6组/天。指导患者行深呼吸,10-20次/h,增加膈肌运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肿胀[9]。严禁患肢冷热敷,因为热敷可以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加重患肢淤血;而冷敷可使血管收缩缺血,不利于解除痉挛和建立侧肢循环[10]。溶栓过程中每天测量足踝、小腿、大腿部周径,作好记录并进行对比,判断溶栓效果。
3.6药物护理 药物溶栓是DVT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是防止血栓继续延伸发展,并有利于血栓静脉在管化和减轻血栓形成的后遗症[11],所以要严格按照医嘱及时准确的用药,尿激酶具有明显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液黏滞作用,同时用药过久、过量或自身疾病都可造成凝血功能过度降低,发生出血倾向,尿激酶因剧烈震荡和室温下超过8h均可降低尿激酶的活性,故使用时应现用现配,须在30分钟内滴完,不能用酸性液体稀释,以免药效下降,要求穿刺一次成功,避免损伤血管造成局部缺血或血肿,拔针后应加压止血5min以上,按医嘱定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根据检验结果调整尿激酶的用量。
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出血,护士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
3.7并发症护理 出血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包括皮肤、黏膜出血和颅内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是溶栓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左右,且与尿激酶的用量成正比。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皮肤、口腔黏膜、牙龈出血和瘀斑,有无持续性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神志不清等情况,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动态监测凝血功能,PT值为正常延长1.5-2.5倍,指导病人用软毛刷刷牙,避免抠鼻、剔牙。故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12]。
3.8出院指导
(1)告诫患者戒烟戒酒,告知烟草中的尼古丁对血管有不良刺激作用,可诱导血栓形成,饮食宜清淡饮食,多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做好患肢保健护理,离床活动时穿弹力袜,卧床时适当抬高患肢,主动作伸屈运动,促进静脉回流。
(3)由于术后再形成血栓的几率较高,需加强抗凝,及时服用抗凝药物,并坚持长期服药,定期检查凝血指标,控制INR在2.0-3.0
(4)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避免久站、久走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及血供。适当参加活动,3个月内避免负重活动,加强日常锻炼。
4:讨论
尿激酶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发挥溶栓作用,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还能提高血管ADP酶活性,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小剂量溶栓下肢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合临床护理,使凝结的血液再通,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天数。
本次讨论采用相对较小量的尿激酶,患肢足背静脉穿刺加压给药因其距离近、时间短、浓度高的优点,溶栓药物通过交通支进入深静脉,直接作用于血栓表面,以期缩短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时间减少全身代谢并提高病灶局部的药物浓度,血栓的接触面加大,最大限度地发挥溶栓效果,减小溶栓的副作用,达到提前再通,减轻症状,大多数病人血栓将完全或大部分溶解,进而最大限度地保全深静脉瓣膜的正常功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13]。
参考文献:
[1]周静,王琼,苏瑜,等.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2):10-12.
[2] Agarwa L NK, Mathur N.Deep vein thrombosis in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J].Spinal Cord ,2009,47(10):769 772.
[3]张志明. 中西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成103例 [J]. 中国中医急诊, 2012,11(4): 126.
[4]陈鸿强,李光新,李朝阳,等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成的溶栓治疗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12(1):41-42.
[5]周爱梅.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体会.2096-5249(2018)09-000-00
[6]郑学洵, 官云彪, 陈幸生. 尿激酶置管溶栓用于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 2019(17).
[7]杨海兰, 蔡学光, 保燕. 多路径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1).
[8]陈玉叶, 毛小媛, 叶关娣. 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成患者的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19(3).
[9]赵婷,库洪安.以深呼吸为节拍引导足踝主动屈伸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4):69-71.
[10]刘淑兰. 对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及护理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8):416-417.
[11]刘婵娟、彭晓媛,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265400.
[12]唐龙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成的护理和预防.1006-6411(2017)09-0037-02.
[13]宋立新,于龙飞,张强.足背静脉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成的临床效果.10.3969/j.issn .1671-3141.2015.6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