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淋巴组织或淋巴结的一种恶性病变,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是主要表现形式。淋巴瘤的发病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阶段,但发病的高峰期集中在35岁左右,男女比例控制在6:1。现阶段,导致淋巴瘤的原因缺乏统一的说法,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造成淋巴瘤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化学药物,以及自身免疫力等因素。
恶性淋巴瘤的异质性明显,尽管发病范围在淋巴结,但因淋巴系统的在人体内的分布特点,使淋巴瘤成为了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对人体的各个组织都有着侵犯作用。因此,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体现出了一定的共性,但又因为病理类型的区别,侵害范围的差异性等因素,造成了患者病症表现的区别化,给病症的治疗带来了阻力。
CT扫描是淋巴瘤诊疗的主要手段,但CT扫描无法发现淋巴瘤的复发。那么,问题来了,既然CT扫描无法发现淋巴瘤的复发,为何很多患者还依然冒着射线辐射的风险进行检查呢?相信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学者,就连患者的心中也有这样的疑问。随着问题关注度的不断升高,很多医学界的学者也开始纷纷对该问题进行科学的解读。
1、淋巴瘤治愈率与CT检查的辩证关系
根据文献资料显示,在淋巴瘤CT检测活动中,六成以上淋巴瘤患者的复发是因为出现了典型的病症反应,而在临床病症出现之前,发现淋巴瘤复发的患者不到2%。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淋巴瘤并不可怕,五成以上患者通过免疫治疗后痊愈,即便是晚期,也有三成左右的患者康复,而淋巴瘤治愈的关键在于首次治疗的成功率。
2、没有必要进行大量的CT扫描
由于淋巴瘤的病症特征,造成30%至35%的患者在病症缓解后复发,所以淋巴瘤患者在经过有关治疗后,一定要加强定期随访调查,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风险。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两年内,坚持定期体检与血检,并接受半年一次的CT扫描。但患者在接受CT扫描后,射线辐射提高了患者二次肿瘤的概率,且假阳性的扫描结果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与多余的活检检查。
放疗是淋巴癌早期的主要治疗手段,一旦病情无法控制,或者因淋巴瘤患者自身原因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发展到了中晚期。此时,需要通过化疗的手段对病症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异常的体格检查与血液学检查能有效检测淋巴瘤的复发。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在临床随访活动中,没有必要进行大量的CT扫描。但是,并不能因CT扫描的局限性而完全回避CT检查,而是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式,规避掉不必要的扫描影响。
3、淋巴系统发挥着重要的防御功能
淋巴系统就像是体内的军队,抵御入侵的病原体,保护身体的健康,让身体免受病毒的迫害。淋巴癌是淋巴组织内的恶性病变,不仅存在于颈部、腋窝等区域,更是遍布人体的各个器官。淋巴细胞的活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降低,换而言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患上淋巴瘤的概率就越来越大。淋巴癌没有明确的发病机理,公认的因素与生存环境、生活环境有关。根据不完全统计,将近五成的淋巴瘤患者与病毒感染有关。
4、淋巴癌的有效预防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的生活、工作节奏,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繁重的工作任务、熬夜、过度疲劳、电子辐射等,都是造成淋巴瘤的主要原因。因此,人们一定要加强淋巴瘤的定期自查,积极发现身体表层是否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现象。专家建议,正常人群一定要多接受日光照射,养成科学的生活规律与饮食规律,避免生活中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的环境,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增加抗辐射类食物的摄入量。
5、淋巴癌临床早期症状
通常情况下,早期的淋巴癌具有较强的隐匿性,患者很难感受到痛感,当出现发烧的症状时,患者也很容易将发烧与感冒联系在一起,进而,延误了最佳的诊疗时机。实际上,除了淋巴结肿大外,淋巴瘤还有发热、盗汗,以及消瘦等诸多的明显表现。患者体温会长期控制在38.5℃左右,间歇式低温、持续高温,或者周期性发热等现象并存。
消瘦也是淋巴瘤患者的主要表现,多数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的症状,在一个月或数个月内体重降低至原有体重的80%至90%,且很多患者还会出现夜间盗汗的现象。专家提醒,淋巴结肿大与癌症有着很大的区别,两者之间有交集,但并非所有的淋巴结肿大都是癌症,只要发现身体异常后能及时就医,加强对身体异常信号的警惕,有助于及时发现病症。
6、淋巴结的日常护理
很多淋巴结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加强对患者的疏导工作,有助于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与信心。营养物质是患者抵抗病症的基础,加强对营养物质的有效摄取,有助于身体的康复。在日常饮食活动中,加强饮食规范,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放疗期间要降低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量。
7、结语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在淋巴结患者的日常护理活动中,一定要养成科学的生活规律,戒烟戒酒、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增加合理的体育锻炼等。从根本上改善自身体制,才能充分地发挥体内的修复作用,才能将入侵的病毒彻底消灭,为身体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