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感染性疾病,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那么尿路感染为什么会发生?如何开展护理工作?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预防呢?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系统内引起的炎症。上尿路感染分为肾盂肾炎、输尿管炎;下尿路感染分为膀胱炎、尿道炎。常见的类型有膀胱炎、肾盂肾炎、尿道炎、无症状细菌尿等。主要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膀胱或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烧灼感。严重感染者可出现寒战、高热、腰痛、排尿困难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泌尿道与生殖道关系密切,而且尿道外口与外界相通,两者易同时引起感染或相互传播。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婴儿和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易患此病,成年女性的尿路感染发病率高于男性,比例约8:1。其中已婚女性比未婚女性的发病率高,与性生活、妊娠、应用杀精子类避孕药物等因素有关。
2.尿路感染的发生原因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了尿路感染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生殖系统内繁殖而引起的炎症。其实我们正常人的尿道外口皮肤和黏膜也会有一些细菌停留,如乳酸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这些被称为正常菌群。而且正常人尿液的酸碱度和高渗透压、尿液中的尿素和有机酸也不利于细菌的繁殖,再加上膀胱的排尿活动又可以将细菌排出体外,所以正常人尿路对感染具有防御功能,不会发生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由于某些因素导致病原菌通过上行感染、血行感染、直接感染甚至淋巴道感染的途径侵袭人体,并突破机体的防御后而引起机体发病。
尿路感染的诱发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种:机体抵抗力减弱,如妊娠、贫血、营养不良、糖尿病或严重的慢性病等。梗阻因素,泌尿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发生改变,如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引起尿液滞留,细菌不易被冲洗清除,在局部繁殖引起感染。医源性因素,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导尿或留置导尿管、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逆行性尿路造影等可导致尿路黏膜损伤,易引入致病菌而引发感染。女性生理结构特点,女性尿道较短,且距离肛门较劲,容易招致上行感染,月经期、更年期、性交时更易发生,阴道炎亦为诱发因素。性活动,性生活时可将尿道口周围的细菌挤压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男性包茎、包皮过长。服用避孕药,避孕药的主要成分可破坏引导正常的微生物环境而增加细菌尿的发生。
3.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和预防措施
尿路感染如能及时治疗,则并发症很少,非复杂性急性尿路感染经抗菌等治疗后,80%可治愈,约10%可转为持续性细菌尿或反复发作。复杂性尿路感染如果发生尿路感染需积极进行正规治疗,及时纠正尿路解剖或功能的异常。
①饮水指导:督促病人多饮水,一般每天要在2500ml以上,勤排尿,每2小时左右排尿一次以冲洗细菌和炎症物质,以减少对膀胱或者尿道的刺激,这是最实用和有效的预防方法。
②缓解疼痛:采用局部按摩或热敷的方法缓解疼痛。
③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做好应对高热的降温和生活护理,同时注意观察腰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变化。
④尿细菌学检查的护理:最好用清晨第1次的清洁、新鲜的中段尿液送检。女性病人在留尿时注意勿混入白带。
⑤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⑥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
⑦尽量避免尿路感染器械的使用,必须使用时,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以往有反复尿路感染史或尿路异常者,在尿路器械检查前后48小时宜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⑧如必须留置导尿管,前三天给予抗生素可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
⑨尿路感染急性发作期在规律药物治疗的同时须注意休息、多饮水、不憋尿、禁止性生活。
4.尿路感染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①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000ml,勤排尿,以增加尿量、冲洗尿路。
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增加会阴清洗的次数。避免使用高锰酸钾、盐水、硼酸等清洗会阴部。
③与性生活有关的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性生活后应立即排尿、冲洗,并服用一次常用量抗菌药作预防。
④膀胱-输尿管反流者,需“二次排尿”,即每次排尿后数分钟,再排尿一次。
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保持健康体重。
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鱼禽蛋奶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鼓励清淡饮食、少糖少盐、忌辛辣,多食蔬菜及含水量大的水果,增加粗粮及纤维素的摄入。
⑦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⑧日常病情监测: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须定期复诊,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用药物、定期更换导尿管等,如有情况发生及时到医院就诊。切不可讳疾弃医。
综上所述,尿路感染可由多种原因导致,但并不是不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预防。文章介绍了尿路感染康复护理措施,总结了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希望为患者朋友们提供一些帮助,加快病情恢复速度,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