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7期   作者:李万松
[导读] 目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前列腺炎(CP)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摘要]目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前列腺炎(CP)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以2018年9月份至2019年9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BPH合并CP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再次选取40例单纯BPH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残余尿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残余尿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BPH患者来说,BPH合并CP患者具有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更高等特点,因此,临床医生可根据上述指标来对患者疾病患者进行甄别。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炎(CP);临床特点;前列腺体积

        BPH、CP作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BPH其是指人体前列腺部位发生非癌性增生,就目前来看,BPH发作机制尚不明确,考虑与生活方式、体型肥胖、雄性激素等因素有关[1]。该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伴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往往会出现尿频、尿失禁、排尿困难等症状,对患者泌尿系统功能与肾功能均造成了严重损害。CP则是因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出现盆腔疼痛、排尿异常等症状,病原体感染、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均可诱发该病。由于BPH与CP临床症状、特点相似,极易导致临床医生出现误诊现象,这不仅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更是损害了其身心健康,从而加剧引发医患纠纷事件的危险性[2]。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我院对BPH合并CP患者与单纯BPH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对比,以为临床前列腺疾病治疗工作奠定基础,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份至2019年9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BPH合并CP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单纯BPH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平均病程(9.63±5.07)年。经进一步检查,排除前列腺癌、急性尿潴留与有前列腺手术史患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均已完善,且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前列腺B超检查,并将前列腺体积进行计算,前列腺体积计算方式为:患者前列腺最大横径×纵径×前后径×0.52,计算完毕后,对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需叮嘱患者排尿后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记录其残余尿量,残余尿量<50ml为正常。
1.3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残余尿量。
1.4疗效评价:将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残余尿量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残余尿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n=40)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饮食方式不断改变,再加之我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使BPH、CP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BPH、CP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泌尿系统功能、肾功能及生殖功能,更是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这对患者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均可造成严重威胁[3-4]。
        由于BPH、CP临床症状相似,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临床诊断难度[5]。据相关文献报道称,BPH与CP之间存在相互诱导关系,因BPH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伴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机体抵抗力也在不断下降,再加之老年患者活动量较少,极易使患者合并CP,从而加重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疾病进展[6]。在本文中,笔者收集BPH合并CP患者与单纯BPH患者临床资料,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残余尿量明显更高 (P<0.05)。
        由上述研究结果得知,相对于单纯BPH患者而言,BPH合并CP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更高,且前列腺体积更大,这是因为,CP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并诱导炎症产生,从而提高患者前列腺体增生程度。同时,BPH合并CP可对患者前列腺腺管造成严重损害,并破坏其完整的生理屏障,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因此,BPH合并CP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高于单纯BPH患者。再加之BPH合并CP患者因自身炎症较重,往往会出现腺管水肿、充血等现象,极易合并尿潴留,伴随着病情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形成结石,以阻塞腺管,使腺管更为狭窄,导致患者无法顺利排尿,从而增加残余尿量。
        综上所述,BPH合并CP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高于单纯BPH患者,因此,临床医生可根据上述治疗来确定患者病情,以提高诊断准确性,保障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博,叶纯,王健.合并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1):2638-2640.
[2]杨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J].医疗装备,2018,31(01):137-138.
[3]张延兵, 和荣丽.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分析[J]. 2016, 6(26):233-234.
[4]张德军.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特点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01):50+49.
[5]黄固山,李云最,张华旦,等.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04):329-332.
[6]谢锡滨. 合并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 2016, 37(9):2210-2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