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室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5期   作者:杜雪华
[导读]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室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门诊抽血室接受抽血的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比较并分析两组别抽血成功率和血标本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抽血成功率和血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明显改善了门诊抽血工作质量与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门诊抽血;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门诊抽血对于临床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抽血成功率和血标本合格率仍然是大多数医院门诊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1]。因此,在门诊抽血室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对患者提供针对性个体化的服务,有利于提高门诊抽血室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对医院诊疗水平的认可度。因此,本研究对100例于门诊抽血室接受抽血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服务的干预,旨在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室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实际临床应用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门诊抽血室接受抽血的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49.0±5.7)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5~69岁,平均年龄(48.7±6.3)岁。 参与本次的实验患者知情同意,两组间基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满足对比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抽血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内容如下:(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加强操作技能与职业道德。(2)改善门诊抽血室的环境。美化科室环境,合理安排患者等候和采血区域。(3)提高沟通技巧。要求门诊抽血室护士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要求门诊抽血室护士掌握普通话、简单医学专业英语、本地方言及手语,实现对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1.3观察指标  
         分析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抽血患者的抽血成功率和血标本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抽血成功率 
         实验组抽血成功病例数49例,抽血成功率98.00%;对照组抽血成功病例数42例,抽血成功率84.00%。行χ2检验,计算结果:χ2=11.966,P=0.001。实验组抽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血标本合格率 
         实验组血标本合格病例数48例,血标本合格率96.00%;对照组血标本合格病例数44例,血标本合格率88.00%。行χ2检验,计算结果:χ2=4.348,P=0.037。实验组抽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的深入改革,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各大科室[2]。优质护理服务强调以人为本,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医疗相关服务,一定程度上使得护理疗效得以提升,很大程度地改善了医患关系,有利于帮助医院及医护团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自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室实施以来,一方面使得门诊抽血工作的开展更为顺利,提高了门诊抽血室的工作质量与效率,抽血室日急诊量的问题得以缓解。另一方面节约了患者宝贵的时间,提升了患者诊疗满意度,有效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很大程度解决了门诊抽血室存在所存在的抽血失败情况多、血标本不合格率高、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及患者不满意程度高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门诊抽血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护理服务水平,于院方于患方均有实际效益。
         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分析,采取优质护理的实验组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抽血成功率和血标本合格率均呈现显著的提高。可以认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使得门诊抽血室向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系统和高效的护理。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明显改善了门诊抽血工作质量与效率,能够有效保障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1]黄焯茗,卢珊,梁丽琴等.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室的应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
(2):150.
[2]王宛仪.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室的运用效果探讨[J].医药前沿,2019,9(10):155-
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