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糖尿病患者出院前准备及居家护理延伸服务模式。方法:在我院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糖尿病患者100例。我院按照抽签法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出院前准备和居家护理延伸服务模式。将两组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糖化组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低于参照组,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出院前准备和居家护理延伸服务模式可有效控制血糖情况,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出院前准备;居家护理;服务模式
慢性疾病中临床常见的一种为糖尿病,此病发病率较高,多数发病是老年群体。如果血糖不能得到控制,全身系统都容易被涉及,从而并发严重的疾病,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则需要终生治疗和血糖控制。为此,需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提高,按医嘱用药和饮食控制,对患者减少并发症和生活品质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1]。为探索糖尿病患者出院前准备及居家护理延伸服务模式,我院选取10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我院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糖尿病患者100例。纳入标准:有明显糖尿病症状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重要器官(心肝肾)有严重疾病患者、精神有障碍患者、认知有障碍患者。我院按照抽签法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参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护理,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52岁—76岁,平均年龄(64.91±5.86)岁。研究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出院前准备和居家护理延伸服务模式。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53岁—77岁,平均年龄(65.24±6.13)岁。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不存临床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对患者讲述健康教育知识,出院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2]。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出院前准备和居家护理延伸服务方式。①出院前准备: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拟定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案,包括科学的运动计划和饮食计划等,督促患者做到自我管理,同时对家属进行健康宣传教育,以配合患者出院后进行饮食控制,让家属发挥监督和叮嘱作用。②居家护理延伸服务:患者出院进行电话随访,分别为出院后一周、两周、一个月、三个月和六个月,使用QQ和微信等常用app在线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给患者传达糖尿病相关的知识,叮嘱患者服从医嘱。
1.3指标观察
将两组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记录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的检验采用X2 ,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士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当两组数据差异为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两组患者出院后控制血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糖化组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低于参照组[3],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士s)
3讨论
老年人患糖尿病因多年养成的习惯不好改变,记忆力减退等原因导致依从性较低。患者除了在医院治疗,出院后控制血糖也非常重要。出院前准备和居家护理延伸服务模式,对患者出院后的护理进行反复叮嘱,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的居家护理方案,以电话访问、家访、社交平台等方式提醒患者自我管理,提升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对患者控制血糖具有良好的效果。居家护理延伸服务模式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还可对患者和家属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使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得到缓解,从而增加患者和家属配合的积极性,具有显著的护理价值。为了证实这种护理模式的效果,选取72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组患者糖化组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低于参照组[4],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再一次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出院前准备及居家护理延伸服务模式可有效控制血糖情况,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徐丽,罗丹谷,李丹菁.糖尿病患者出院前准备及居家护理延伸服务模式的探索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1):95-96.
[2]崔庆庆,王丽,戴莉敏, 等.“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在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1):65-68.
[3]王芳,袁丽.居家糖尿病足患者核心护理结局的确定[J].护理学杂志,2019,34(22):40-41,49.
[4]杨红英.糖尿病延伸护理及居家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的影响[J].饮食保健,2020,7(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