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降低病耻感过程中护理干预措施应用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2019年5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措施加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社会影响的量表为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病耻感进行评分。结果:在病耻感的评分上,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比较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病耻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为脑卒中患者在语言和运动以及活动能力上出现严重的障碍,必须他人照顾才能进行生活起居,病耻感是比较严重的。在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通过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一定的干预,有助于其病耻感降低,同时对患者的精神压力进行有效缓解,促进其生活满意度提高,有助于身心健康。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很多疾病的发病率都明显提升,尤其是脑卒中疾病,这一类型的患者由于出现功能性障碍,必须在生活上依赖别人的照顾,进而形成了比较一定的病耻感。所谓病耻感,是患者在自身疾病的影响下心理上所产生的耻辱体验,对于患者的康复产生严重影响,这是患者在心理上的一种应激反应。应该怎样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病耻感进行降低,促进其身心健康,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2019年5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中,有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有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是(53-75)岁,平均年龄是(60.2±11.3)岁。观察组中,有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有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是(55-72)岁,平均年龄是(61.1±10.8)岁。由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可以进行相关数据的对比。
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是:一是,所有研究对象的Barthel评定量表的得分在(0-99)分,也就是说患者在生病之后出现了具有差异性的生活障碍;二是,所有研究对象的病程都在一个月以上;三是,所有研究对象没有出现无意识性障碍,和无精神性疾病;四是,所有研究对象的学历均在小学文化以上,能够独自工作,具有正常的沟通能力;五是,主动参与到本次研究当中,在家属同意之后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1.2.1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模式
1.2.2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
在观察组中,结合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模式给予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社会影响的量表分测量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评分。对比在干预之前和之后两组患者在社会影响量表中的评分。
一是,对个体进行重新建立
从严丹君等研究人员的观点中可以看出,患者一旦出现一定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会对脑卒中患者在生活中的满意度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疾病的有效治疗以及康复。从相关调查中可以看出,很多脑卒中患者在生病之后会出现羞耻感和抑郁,缺乏自信等不良情绪,很难接受自身处于疾病和偏袒状态,不配合医生进行康复锻炼。此时,护理人员就需要将康复锻炼的必要性告知给患者,让其了解康复锻炼对于自身康复产生的有利影响,同时,还需要帮助患者正确看待疾病以及残疾,劝导患者主动地接受自身在机体功能方面的损伤,及时转变角色,主动地参与到康复锻炼当中,树立康复的信心。
二是,为患者进行情感支持
在对待脑卒中患者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时刻保持热情和耐心细心的添堵,主动地区理解患者。可以针对脑卒中患者组织病友会,构建一个脑卒中患者的微信群,让患者通过这一平台进行积极地交流,激励患者吐露心声,让患者之间可以做到彼此安慰和鼓励,同时,护理人员可以多组织开展一些知识讲座以及活动,在活动之前通过微信群告知患者,或者是病友之间的相互传送,以及病区宣传等,讲座内容的选择上一般是指基本知识和日常自我管理以及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激励患者加强经验交流,提高自身的康复技能,激发患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就社会影响的量表来说,本次运用的是2000年编制的量表,刚开始的时候主要目的在于对癌症以及艾滋病的患者所产生的疾病感知社会反应和个人羞耻感进行测量。之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中文翻译。在量表当中,涉及到社会排斥和经济无保障与内在的羞耻感以及社会隔离等内容。选择1-4分进行评分,如果分数为1分,那么则属于非常不同意的范围,当分数为2分的话,那么就是不同意,分数为3分是同意,分数为4分,是同意。最终的得分和病耻感之间属于正相关的关系,如果得分比较高的话,那么患者的病耻感就会比较强。通过量表测试之后,信效度比较高。
1.3统计学方法
在数据统计分析中,选择SPASS19.0统计的软件进行,通过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选择x2检验,选择社会影响的量表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病耻感,用P<0.05代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同表一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耻感评分都比较高,两组之间的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1)。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病耻感评分对比
3结论
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不正确地生活方式使得各种疾病频发发生,脑卒中疾病就是其中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就临床分析可知,患有脑卒中疾病的患者大多都会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更有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抑郁,不愿意配合治疗和康复锻炼,临床上将这些称作是病耻感,患者难以接受生病之后的自己,不能面对家属,抗拒临床质量和康复训练。之所以患者会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是对于疾病没有正确地认知,因此,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日常治疗中通过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解决当下关注的问题。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调脑卒中患者进行个体重建,也就是激励患者主动地适应角色和身体变化,与此同时,为患者建立自信,将更多的精神支持以及社会支持给予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大家的关心和关注,重新建立形象,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主动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因此可以说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很好地改正患者目前的状态,激励患者参与到治疗当中,积极地面对疾病和康复,重新树立自信,有助于患者病耻感评分降低,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积极地配合治疗,进而帮助患者提早康复,恢复健康,融入家庭,融入社会,因此在相关临床治疗中,可以将护理干预进行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宋甜田,李亚婷,李倩,刘雪燕,宋明,王书会.脑卒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的构建[J/O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08):1244-1248.
[2]高园,史艳妮,柳孟丽,李杨,张娜,司霞.急性脑卒中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电图变化的相关性及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08):1097-1100.
[3]张菊红.前瞻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2084-2085.
[4]蓝宇翔,蔡亚秀,杨万梅,邹继华.运动干预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4):348-351.
[5]张玉洁,张素红.运动康复疗法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糖、下肢功能、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4):372-374.
[6]胡攀磊.针灸联合电针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4):37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