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下护理安全管理对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探索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5期   作者: 杨娟 黄晓燕
[导读] 分析进行护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分析进行护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探讨进行护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在减少养老机构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0多例老年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通过不良事件发生后及时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并持续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的培训,通过上述方法同进行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安全管理之前比较安全管理的效果。【结果】:通过不良事件安全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显著提升,不良事件的防范措施显著加强。【结论】: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显著,患者安全度大幅提升,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不良事件管理   护理安全
         护理质量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坠床、走失、压疮、用药错误、误吸或窒息及其他与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2]。若不采取相关的措施,极易导致长者发生严重不良后果及医患纠纷。
         我院是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机构内收治的都是老年患者,且老年失智、失能长者占多数,同时养老机构还承担着由国家赡养的精神障碍、失能、失智的休养人员,因为这类人员的特殊性,在养老机构中更易发生不良事件,特别是跌倒、坠床、压疮是老年人高发的不良事件,且严重程度相对严重,又因老年人各项机能的下降、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等因素,长者发生不良事件后的恢复期也相对延长,预后也不乐观,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不仅会增加长者的痛苦,护理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因此,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及护理满意度,养老机构更有必要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安全管理。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对2017年至2019年12月上报的318例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方法,进行护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对长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及长者家属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医养结合科室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报的318例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事件发生原因、发生时长者的应急处理措施、发生后护理人员原因分析、护理程序改进措施、护理管理者管理方式的改进等。
1.2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养老机构老年人易高发的不良事件,对各科室主动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包括长者基本信息、不良事件的类型,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发生年龄段、有无工作人员在场、相关护理人员的履职年限等,应用不良事件上报表,开展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会。
1.2.2 干预方法   自2017年下半年,我院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安全管理的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长者安全教育、不良事件应急预案演练、考核等,通过培训及时、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2.3 统计学方法   
一、2017-2019年休养人员发生不良事件情况
   三年休养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卡方检验结果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三年的不良发生率不同,从表1数据可看出,2017年未实施标准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2019年最低。
表1   2017年到2019年休养人员发生不良事件情况


二、2017-2019年发生不良事件休养人员基本情况信息
发生不良事件休养人员三年年龄比较,秩和检验χ2值为0.636,P=0.7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三年发生不良事件休养人员年龄中位数无差别。三年失能情况比较,卡方检验结果χ2值为6.446,P值=0.16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三年发生不良事件休养人员失能情况差异。三年发生不良事件休养人员性别比较,卡方检验结果P=0.01,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三年性别分布情况不同,2017年主要为男性,2019年发生不良事件者主要为女性。
2017年不良事件发生顺位排序第1位是压疮,第2位是皮肤异常,第3位是跌倒,从表4图1可以看出17年发生率较高的不良事件,包括压疮、跌倒、皮肤异常、难免压疮、自杀等发生率均在逐年降低。但排在前三位的仍是压疮、皮肤异常、跌倒。
表2  发生不良事件休养人员年龄分布基本情况
 








图1 发生率较高的各类不良事件三年发生率线图
3、讨论
3.1  跌倒、压疮为多发事件   表4研究显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护理不良事件最多、最危险的是跌倒及压疮,这一研究提示我们,老年人是跌倒及压疮的高发人群,发生此类事件后导会导致长者
长期卧床、致残、延长住院时间、器官功能退化、身心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死亡。跌倒严重威胁长者的日常活动、身心健康及独立生活能力,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3]  。因此在老年人集中管理的养老机构,我们护理工作者更需重点加强长者的安全管理,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各种防护措施。
3.2  大力提倡不良事件免责上报制度,大大减少漏报、瞒报率,最大程度保障长者安全   自2017年1月开始,我院将之前的不良事件惩罚性上报制度转变为免责上报制度,鼓励各科室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同时科室护士长做好监督管理职责,及时督促责任人上报不良事件,上报后护理部对严重的不良事件及时到科室给予指导护理,缩短长者恢复的时间,通过不断的鼓励、监管,各科室发生不良事件后,心里压力由之前的害怕被惩罚而推卸责任逐步转变为主动积极上报,护理人员为保障长者的安全共同努力创造更安全的护理环境,逐渐形成了越来越安全的工作氛围。
3.3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相当大的比重,而大部分都是半自理及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更大大增加了不良事件发生,更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更高的责任心及安全防范意识。据上图统计,我院的不良事件以压疮、跌倒为主,因此,除了根据国家卫生部《老年人跌倒技术干预指南》[3]中提出的预防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干预措施外,更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思想意识,改变行为模式。国内研究发现,护士在跌倒的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都有待提高[4-5]。在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占比高,护理安全风险相对更高,更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知识的培训,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转变对护理安全意识淡漠的现状。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的防范意识是影响日常工作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通过从人员、环境、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等方面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在每次发生的不良事件中护理人员及长者没意识到、重视到的安全问题,共同从案例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及今后改进的方向,从错误中学习是防范同样错误再次发生的最好办法[6-8];因此我院各科室定期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安全管理的学习,并对长者存在的高风险因素进行持续宣教、随时提醒、不安全的行为及时制止;护士长及护理部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同时护理部定期召开全院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总结会,不断总结,持续改进,逐渐从思想上深化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执行各项核心制度的主动性及安全防范意识明显提高,长者的配合程度也明显提高,严重的安全不良事件明显下降。 
3.4 积极组织长者参与日常活动,集中管理长者,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风险   为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各科室长者进行集中管理,由护理人员每天组织长者开展各项康复娱乐及康复治疗活动,鼓励长者积极参与,护理人员陪同在长者身边,放手不放眼,随时能观察到长者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卧床长者由护理人员定时巡视病房,及时解决长者需求、病情观察及翻身、叩背等工作。这种集中管理的方式及时解决了长者的需求、降低了长者的安全风险、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
3.5  进行团体康复治疗,延缓长者病情,疏解情绪,提升长者生活质量   科室每周由心理治疗师组织长者进行康复治疗活动,活动包括记忆串珠、缅怀治疗、认知康复治疗、音乐治疗、艺术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加强了长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集中管理长者的同时长者的情绪、心理状态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6 及时掌握长者病情及情绪状态,动态观察,定时巡视病房,及时解除危险   长者入院时,工作人员对长者进行认真细致的评估,包括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风险评估单、保护性约束使用评估单等,全方位评估长者的病情及精神状态,对存在高风险的长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持续动态观察,定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去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行走不稳的长者,行走时必须有护理员陪同;坐轮椅的长者给予系轮椅安全带,防止从轮椅滑落;卧床的长者,定时给予翻身、叩背,每班进行床头交接皮肤情况。
3.7  加强与长者的沟通,及时解决长者需求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多数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如跌倒,都是护理人员与长者沟通不到位、沟通不畅、未及时解决长者需求造成的。因此在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按时巡视病房,多与长者交流,及时了解长者需求并解决;护理人员不在身边时要及时与长者沟通,交代注意事项,教会长者有需求时使用床头铃、求助于在长者附近的其他护理人员及能自理长者呼叫医护人员等,防止长者有需求而主管护理人员不在身边发生安全时风险。除生理需求外,在与长者沟通过程中多从长者的心理角度了解长者的心里状况,分析长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重点防范。
3.8  加强与长者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配合,提高长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    长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均会给长者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告知长者及家属高风险因素,解释这些高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后果,护理人员针对不同的长者需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等,使家属理解、配合并签字确认。同时长者在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与家属保持持续沟通,让家属及时动态了解长者目前存在的安全风险,需采取的防护措施,取得家属的配合。对依从性差的长者,家属需与工作人员共同协作,加强长者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使长者意识到自己目前存在的安全风险并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对失智、烦躁不安的长者,为避免长者出现自伤等风险,必要时需给予保护性约束,最大限度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4 结论
4.1  形成持续健康宣教的良好氛围,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降低  通过持续不良事件分析会讨论及安全教育后,护理人员逐渐从思想上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将护理安全逐渐内化为工作职责,发现长者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能及时与长者沟通,及时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宣教,消除隐患,工作人员之间也相互提醒,思想上时刻把护理安全放在首位,不仅使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同时,长者及家属也在我们不断的健康宣教工作中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大幅减少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
4.2  不良事件重度损伤比例大幅降低   在长者入院时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入院后持续评估长者存在的高风险因素并告知家属签字确认,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反复与长者及家属沟通,取得家属配合,做到提前预防各种风险因素,通过以上安全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不断降低,发生不良事件重度损伤的比例大幅降低。
         护理安全是人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养老机构护理工作的重点,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发生不良事件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安全管理使护理人员能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形成系统、全面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思维,在不良事件发生前就能及时发现并解除隐患因素,大大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护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的效果明显,患者安全度大幅提升,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漓 ,刘雪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于事实[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54-55.
[2]Andersson A,FrankC,Willman AM,el al.Adverse events in nursing;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reports of patient an relative experiences[J]. 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2015,62(3):37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EB/OL].httP://www.mob.gov.cn/publiefiles/business/htmlfihs/mohjbyfkzj/s5888/201109/52875.htn[2012-08-08].
[4]吴金球,胡雁,赵丽蓉等,护理人员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状况的调查研究[J].上海护理,2013,13(4):16-19.
[5]陈艳红,张琼,汪凤兰.基层医院年轻护士对跌倒/坠床危险5素评估的认知现状[J].当代护士旬刊,2015(8):16-17.
[6] BuerhausPT. Lucian leape on patient safety in US hospitais [J].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2004,36(4):366-370.
[7]张快芳,傅佩芳,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8):596-597.
[8]魏丽君,黄惠根,李华等,开展安全案例讨论及标兵竞选降低护理不良事件[J].现代医院,2015,15(5):104-105,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