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培门冬酶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5期   作者: 孙娟妮 蕾蕾,张娟利,张瑞丽
[导读] 寻找一种更好的诊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

         [摘要]目的:寻找一种更好的诊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方法:选取我院2016.1~2020.1期间共计20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其中实验组(100例)选择使用VDPAP诊疗方式;对照组(100例)使用常规VDPL诊疗方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客观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93.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用药次数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培门冬酶可在后续动态监测之后逐步作为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替代品投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中。
         关键词:培门冬酶;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效果;造血功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目前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而培门冬酶是常用的化疗药物,可有效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减少过敏反应等。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培门冬酶治疗,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1~2020.1期间共计20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00例,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在6~45岁,平均年龄(26.45±2.36)岁;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在6~43岁,平均年龄为(24.98±2.31)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选用VDPAP诊疗方式(长春新碱+柔红霉素+配门冬梅+泼尼松),对照组选用常规VDPL诊疗方式(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两组在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治疗基础上,实验组使用培门冬酶,体面面积≤0.6 m2者使用 82. 5 U/m2的药物;体面面积>0.6m2者使用 2500U/m2的药物。对照组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6000U/m2,静脉滴注,2d/次。诊疗三个月后对疗效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情况进行记录,包含住院时间、用药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类数据采用2检验,以[n(%)]描述,计量类数据采用t检验,以(±s)描述,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客观有效率对比分析
         实验组治疗后的客观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93.00%,两者虽然有差异,但是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客观有效率分析[n(%)]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用药次数对比分析
         实验组住院时间、用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用药次数对比(±s)

3讨论
实验证明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培门冬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注射次数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从疗效方面看,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因为白血病本身在水范围内都是一种相对棘手的难题;然而在现有的药物使用过程中,培门冬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对病患来讲具有较好的亲和力。首先,白血病患者每次治疗都需要忍受巨大的疼痛,每次换药过程都非常痛苦。减少这一过程中的用药次数课大大降低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受到的伤痛,降低患者的痛苦;其次,减少住院时间和用药次数还可降低诊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负担,是一种相对较好的选择。在其他药物用量、种类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培门冬酶与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之后两者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具有较大区别。其中,两者住院时间略有差异,但是用药次数表现中两者相差一倍。因而培门冬酶可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参考文献:
[1] 张同华.培门冬酶替代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果观察[J].名医,2019(4):245-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