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阐述实施护理分诊管理期间开展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的方法,并探究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抽选我院就诊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门诊传统挂号就诊形式就诊,观察组患者采取分时段预约挂号形式就诊,统计两组患者候诊时间差异,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计算各组就诊者对此次挂号就诊的满意情况及纠纷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就诊者候诊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抑郁、焦虑等情绪评分相较对照组较低(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纠纷发生概率相较较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开展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实施护理分诊管理能够缩短患者就诊用时,提高满意度,值得运用推广。
【关键词】护理分诊管理;分时段预约挂号;应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患者来院就诊首先需通过门诊挂号,因此,门诊护理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医院整体形象。但是目前我国多数医院普遍存在挂号困难的情况,一些患者未能及时就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挂号问题已引起了众多人士的关注[1]。分时段预约挂号是近年来较为常用的一种分诊管理模式,备受患者认可及好评,本文以2019.1-2019.12来我院就诊100例病患为例,简要介绍分时段预约挂号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时间范围设定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抽选我院就诊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总计就诊者50例,包括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6.5±1.7)岁。观察组共计就诊者50例,包括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46.7±1.5)岁。两组就诊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门诊挂号形式,观察组采取分时段预约挂号形式,具体为:
1.2.1号源管理
为确保分时段挂号的实施,应将每天所有出诊医生的号源进行统一化管理,要求所有号源均由医院挂号处的实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发放。首先,应结合出诊医生的自身特点和义务能力对其号源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即尽量满足逐渐增长的就诊需求,降低专家号停诊的间隔时间,合理安排专家号和普通号间的衔接,还需要求持有专家号号源的医生不得出现无故停诊的情况,如需停诊应提前至少一天出具《停诊通知单》,详细说明停诊原因(人力不可控意外事件影响除外)。其次,通过医院挂号处公示板、网络平台对当日现有号源情况和具体数量完全透明化公开,其中网络挂号预约可提前至七天,并及时将网络预约数据导入医院内局域网信息库内,定时核查剩余号源数量,并将其与院内号源剩余数量进行对比,及时准确地修改号源数量信息。第三,根据各科室医疗特点、医生工作排班具体情况等,对单位时间内的号源量进行科学地设定,并以30min为出诊单位时间,例如某医生30min内可为3名患者提供诊断,则其单位时间内挂号量应为3,以此计算具体的号源量[2]。
1.2.2分时段挂号具体方式
号源获取(即挂号)方式应进一步适应信息时代变化,应在传统面对面挂号的基础上,增加网站预约、微信预约、挂号机自助预约等多种方式,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号源获取方式。
首先,预约挂号的时间应进一步延长,为保证患者能够更好地获取号源,可选择提前7d预约挂号的方式,并将所获取号源的具体科室、医生名字、就诊日期、具体就诊时段等准确标注。同时在单一挂号渠道下备注其它挂号方式,例如网址、微信公众号、电话号码等,使患者获取挂号渠道的方式进一步多元化,为更多未掌握互联网技能的患者提供方便,也进一步提高“足不出户挂号”方针的落实。
其次,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增设院内自助挂号机,以手触终端机为主,门诊大厅和其它各楼层内应合理布置挂号机,并以门诊大厅为核心实现院内局域网联机,每台挂号机内所显示信息均应包含院内所有科室和医生数据。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分时段挂号的改革方针,应借助自助挂号机内置的时钟系统,在不同时段内开放相应的号源信息。对于已预约满额的医生应进行特殊标注,帮助患者节省筛选的时间,并注明满额的预约时段。
第三,保留挂号处的人工挂号方式,为不会使用网络预约、机器预约的患者提供方便,当日人工挂号所选择的号源只能为当前除预约外剩余的号源,不得出现擅自增加号源的情况,以免增加出诊医生的工作压力。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就诊者候诊时间,对比差异性,另外利用SAS量表、SDS量表分别评估两组就诊者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总分均设定为100分,分数越高,负性情绪越强烈,反之越弱。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此次就诊满意情况,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计算出现纠纷的概率。
1.4 统计学分析
汇总研究结果通过SPSS 18.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经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通过p<0.05表示数据间的差异情况。
2 结果
2.1 候诊时间、心态变化对比
此次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不良情绪评分均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候诊时间、心态变化对比
2.2 患者总满意率、纠纷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此次就诊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纠纷概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具体见表2。
表2:患者总满意率、纠纷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当前国内部分医院对于预约挂号工作的重视程度仍略显不足,导致该项工作的发展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就医需求,加之患者自身预约挂号的积极性相对较弱,使得号源紧张情况仍无法避免[3]。为了有效提升院内预约挂号服务的质量,应引入分时段挂号机制,合理安排患者预约挂号的具体时间,可适当延长至提前7d预约。同时增加号源获取渠道,即在人工挂号基础上,增加网站预约、微信公众号预约、自助挂号机预约等。根据医生单位时间(30min)内诊治患者数量合理安排具体的号源数量,控制候诊时间间隔,保证预约挂号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小芬,王芳,吴友连.护理分诊管理中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4):176-177.
[2]张冬梅.护理分诊管理对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6):852-854.
[3]陈劲.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在护理分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9):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