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方园建设工程材料检测中心 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混凝土灌注桩在桩基中经常会出现夹泥、离析等问题,为保证基桩质量,则应先进行检测。灌注桩的桩身检测通常使用钻芯法、超声波法以及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各自有着缺点和优点,因此需要探讨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本文主要分析混凝土灌注桩桩身的完整性检测方法,为今后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灌注桩;完整性;检测方法
混凝土灌注桩使用范围广,历史悠久,承载力高,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决定着工程的安全性,桩身完整也会影响到基桩承载力。假如基桩施工出现了质量问题,影响到施工进度和质量,则应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完整性,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不受影响。
一、检测方法的原理
(一)超声波法
在待测桩中埋设两根以上的垂直和平行声测管,将声测管道当成检测管道,以清水作为耦合剂。在两根声管中放置超声波脉冲接收换能器与发射换能装置,在两个声管中分别放置着超声波脉冲发射和接受换能器。超声波仪所发出的超声波脉冲会刺激发射换能器,接受换能器从桩身混凝土通过可接受超声波,同时显示出相关数据,判断通过混凝土后所显示出的第一波振幅、声波主频等参数,观察声波参数变化状况检测桩身所存在的缺陷位置。
超声脉冲信号在混凝土缺陷部位经过多次衍射、折射、反射和吸收衰减,从而改变接收信号的第一波声时、振幅等声学参数。与传统的混凝土声学参数比较,可以用来判断桩身混凝土所存在的不足。由此能够看出,声波接受信号可能带有不完整性、被测介质密度等信息,借助数据处理方法判断桩身混凝土性能、声学参数和内部位置的状况。声波透射法可以检测到预制混凝土桩身和模型,分析和判断检测数据,证明声波透射法可完整性检测混凝土桩身。其优势有:结论可靠,精准度高,桩身混凝土包裹的材质、腐蚀程度存在不同,使用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也会出现差异。声波透射法通常使用在检测桩身混凝土介质,一般情况下,预埋在声测管基桩上,通过观察声学参数变化状况检测桩身完整[1]。
(二)反射波法
一维线弹线杆件模式为反射波法理论开展的保证,假如桩身传播应力波平面结论为真,那么桩体内传播应力波平面结论也应为真。设定瞬态激励脉冲的高频分量波长与桩横向尺寸比例大于5,证明设计桩身截面原则符合实际情况。上方的条件代表着使用范围,指的是桩基截面不变,材料为各向同性均匀体,桩基础长细比和激励频率均受到有限的限制。在检测过程中,应力波是由桩顶信号所发出,应力波在沿着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有:波阻抗变化界面夹泥和离析产生的反射波。探究反射波的振幅、波达以及波形,和施工工艺、地质条件结合,从而判断混凝土灌注桩的完整性。
(三)钻芯法
使用半损伤现场检测法,检测从桩身和桩底岩土芯样获取的混凝土芯样强度。桩底沉渣厚度、桩身混凝土强度的测量均是由直接测试法得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测试内容的特殊性优于其他的方法。
二、分析案例
(一)比较抽芯法和低应变反射波法
如图一,设计桩端持力层的材料是微风化花岗岩石,在其低应变15.5米处有着同相反射现象,桩底未出现显著的反射现象。桩身完整性通常分为三种,抽芯结果证明桩身混凝土结构有着连续性、完整性,细骨料和粗骨料均匀分布在桩身混凝土中,其持力层符合设计要求,桩身完整性属于一类桩。
如图二所示为某市政道路T6钻孔灌注桩,设计桩端持力层的材料是强风化花岗岩,在其低应变5米处有着同相反射现象,桩底出现了显著的反射现象,由此可判定桩身完整性属于二类桩。由抽芯结果可知,桩芯混凝土的粗骨料在3.5米左右存在缺孔,在4.7米有直径为5cm的孔;粗骨料在3.8米左右存在缺孔,在2.9米处分离,分别在4.25米、4.7米均有泥浆存在;另一缺孔在10.5米处左右,桩身混凝土结构完整,粗骨料和细骨料均匀分布在混凝土其他部位,符合持力层设计标准,因此综合评定为三类桩。
从上述案例可知,反射波法与钻芯法的测试结果存在差异。应先分析原理,低应变反射波法是基于上述两个假设,所以只有在与假设相似或相近的情况下,
实验工作方可获得理想效果,否则会有误判的状况出现。反射波法的测试曲线代表的是抗截面总阻抗变化,假如桩身未有突变阻抗界面,证明测试曲线无反射情况出现。如图一,按照抽芯结果可推断持力层和桩端的胶结状况,在反射波测试曲线上无法看到桩端反色的状况。此时需要观察图二的反射波测试曲线,虽然桩底反射明显,但应参考现场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综合因素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以免误判。以上实例表明,低应变测试曲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低应变测试结果只依赖于测试曲线无法得出结论。实际工作中要使用低应变检测法对试验曲线进行普查和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抽芯试验,试验结果将比较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图一 工程人工挖孔桩反射波曲线
图二 市政道路钻孔桩反射波曲线
(二)比较抽芯法和超声波法
检测某工程6号柱超声波结果可知,在7.5米处有着轻微不足,从20米至柱底处缺陷显著,柱体的完整性属于三类桩。抽芯结果证明,桩芯混凝土分别位于11.5米、12.74米两处,呈现蜂窝麻面桩,剩余桩身被粗骨料和细骨料分布,结构完整。芯样形状为长柱状,裂缝处无显著拼接情况,桩端持力层满足强风化花岗岩标准,由此可评定桩身完整性是二类桩。
某工程98号超声波检测结果证明,在在-7.3m至-8.0m范围内有轻微缺陷,在-19.3m至桩底范围内有显著缺陷,桩体的完整性属于三类桩。抽芯结果证明,桩芯混凝土分别位于11.5米、12.74米两处,呈现蜂窝麻面桩,剩余桩身被粗骨料和细骨料分布,结构完整。芯样形状为长柱状,裂缝处无显著拼接情况,桩端持力层满足强风化花岗岩标准,由此可评定桩身完整性是二类桩。
由上述案例可知,在桩端的检测结果上,钻芯法和超声波存在着差异,桩身上方的吻合性比较合理,主要是由于使用超声波法检测桩端,同时也能够检测桩端外的桩身,检测结果可以体现出桩身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比如检测桩端上能力有限。在钻孔范围内使用抽芯法可以对桩端持力层和桩身进行评价,在工作中可以对各工程的超声波曲线进行划分,同时进行抽芯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可以快速的反映出实际情况[2]。
(三)结果
低应变反射法的特征是费用少、节省时间,能够大面积普查,明确桩身的完整性和存在的缺陷,但却无法展现出桩身缺陷程度和范围,并且待检测基桩应符合尺寸弹性杆件模型的假设;超声波检测全面细致,覆盖了整个桩身的所有截面,
信息种类丰富,结果可靠。但声测管中的桩身混凝土均匀性差,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是桩端检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钻芯法的优势为可以检查桩底、沉渣的厚度以及桩身强度,缺点为耗时长、成本高。在检测基桩完整性,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使用其他方法验证和补充,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检测工程和原理可知,钻芯法、低应变反射波法以及超声波法存在着独特的优势和不足。在检测基桩的完整性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使用多种方法验证和补充,从而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邵海东.兰州某工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检测与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14):198-199.
[2]易强,吴述来,李望明,卞兆津,黎景开.管波探测法在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5,12(06):849-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