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羽绒含绒量检测结果的因素探讨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郭文 罗立辉 伍兆君
[导读] 摘要:羽绒属于典型的动物蛋白质纤维,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达到千万个,能够跟着气温的改变出现收缩膨胀的现象,形成相应的调温功能,将外界的冷空气入侵进行有效隔绝。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羽绒属于典型的动物蛋白质纤维,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达到千万个,能够跟着气温的改变出现收缩膨胀的现象,形成相应的调温功能,将外界的冷空气入侵进行有效隔绝。羽绒样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均匀性的特点,同时测试的过程是经过人工操作进行的,也很容易出现最终检测结果偏差的情况。鉴于此,本研究进行分析影响羽绒含绒量检测结果的因素,提供给实践工作有价值的指导。
        关键词:羽绒含绒量;检测结果;影响因素
        羽绒是保暖材料的一种,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拥有理想的吸湿性、排湿性等优势。对于羽绒服等填充物品质进行评价的关键性指标之一就是含绒量,通常如果含绒量越高的,则羽绒填充物的羽绒服具备更好的保温隔热成效。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就是含绒量,属于羽绒检测中关键性的一种项目。但是,对于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来说,可以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通过积极的分析各种不良因素,能够将不利因素的影响问题进行减少或者避免,促使含绒量检测的准确率提升。
        一、测试的方法不一致
        我国修订以后的标准GB/T 17685中,将关于含绒量的定义取消,涵盖了含绒有关的名词较多,包括了绒子含量、绒子、绒丝等等。相关方法标准GB/T 10288中,对于绒子含量以及绒丝含量等的分拣步骤进行明确的规定,而且提出相应的计算过程。国家于2011年10月1日发布了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标准并取代GB/T 14272—2002,于2012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羽绒服装标准在适用范围、术语定义等方面更加详尽和明确,在技术指标、检验设备、检验方法等方面更加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更加符合生产生活实际,有利于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新标准明确将适用范围修改为“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以羽绒为主要填充物生产的各种服装”。这与之前标准规定的适用范围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含有填充物的防寒保暖类服装基本分为两类:一是以羽绒为填充物的服装,二是以除羽绒外的其他纤维为填充物的服装,两类服装依据的标准分别是GB/T 14272《羽绒服装》和GB/T 2662《棉服装》。新标准明确将绒子含量纳入对羽绒填充物的考核范围,对不同含绒量的绒子含量作出了明确要求。以含绒量为80%的灰鸭绒为例,要求绒子含量不低于72.0%,这就绒子含量这一体现羽绒质量的重要指标作出了明确限定。
        二、检测的工具不尽相同
        当前,检测工具缺少一致性也是一种重要的因素。检测含绒量的工具通常就是分离箱或工作平台和一个透明玻璃罩,将传统的样筛检测工具取代。样筛不同于新型检测工具,这种方式进行分拣中,能够将杂质进行滤掉,同时也使得一些羽丝、飞丝、未成熟绒以及小毛片等过滤,这样会导致绒子折断损伤,导致增加绒丝量,对于含绒量的检测结果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当前部分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等因素,还是采取样筛这种检测工具。因利用检测的工具的差异性,也使得羽绒含量检验结果具有显著不同。
        三、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温度因素
        检测含绒量,需要基于GB/T 6529提出的标准大气状态中的实验室内落实,也就是温度在20℃左右,同时维持65%的相对湿度。如果实验室不能满足标准大气条件,也应该创造尽可能接近于标准条件的场所中展开检测工作为宜。而且试验结果中,将检测期间的实际温度、相对湿度明确标出。为了将各批次试样的吸湿率情况有效掌握,相关人员进行了不同批次试验的吸湿率试验,结果显示,含绒量正相关联于环境温湿度、吸湿率。也就是指,具有越高的含绒量,则相应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以及吸湿率也越高。所以,遵循标准的要求,应该对检测环境的温湿度进行积极的控制,可以将含绒量检测的准确性良好增强。


        (二)混样和缩样因素
        羽毛羽绒存在不均匀的情况,是由于绒子、绒丝、毛片、陆禽毛等存在不同的质量,各成分分布也是不均匀的。鉴于此种情况,进行混样、缩样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保障样品内各成分可以均衡的分布为宜。如果样品是含绒量低以及毛片多而大的,则会增加样品不均匀的几率,造成较明显的混匀难度。进行检测样品期间,需要在混样盘内放置所抽样品,以先拌后铺模式操作。细致且均匀的拌匀毛绒以后,左起右落、右起左落的铺毛,交替着进行使用,使得逐层的铺平。所铺面积具有超过50cm的直径,对于分散在样堆周围的绒子,捡起以后在样堆面上铺匀。铺样期间,如果有陆禽毛,需要分摊均匀处理,划分成四份,取对角两份,依照前述方法匀样。按照此方式反复缩样,一直到规定试样质量为止。实践操作表明,采取四角对分法举措效果更优于多点抽样,结果更精确。
        (三)成分分离因素
        成分分离过程中,需要精准分离的指标包括绒子、绒丝和羽丝、水禽毛片(含损伤毛片)、陆禽毛(含损伤毛片)、杂质,属于检验环节不可缺少的步骤,同时精准的辨认出绒子、类似绒、水禽毛片、陆禽毛尤为关键。其中,相对复杂的就是类似绒、陆禽毛,也属于导致不同的检测机构产生检测结果差异化的重要因素。
        首先,类似绒的茎细而柔软,相对不清晰,具有毛片特点,前端为放射状散开,很大一部分完全属于绒的特征,跟平面状羽枝的羽毛混淆的几率较大。分离成分期间,需要对于羽毛羽枝为与羽绒类似的三维立体结构充分掌握住。主干羽轴坚硬,明显的不同于类似绒茎的柔软度,同时手轻轻搓捻平面状羽枝的羽毛,在停止动作以后,羽枝迅速按照原来状态弹回。如果手轻搓捻类似绒,则停止后,羽枝不恢复原状,卷成团状态。其次,陆禽毛通常于其羽干下部有小附羽,不同于鹅鸭毛片,但也具有无附羽的。陆禽羽丝是在陆禽羽毛中脱落的纤维状物质,分离成分时,不容易在外形特征识别,应该采取显微镜精准的区分。观察陆禽毛的显微特征显示,鸡毛根部小羽枝不具有棱节,有膨大部,排列相对均匀,有竹节状的外观,小结节几乎是在整根羽枝上分布。鸽子毛根部小羽枝存在较大的棱节,具有均匀的分布,基本布满了整根羽枝,棱节距离明显较大。这些跟鸭毛(绒)显微特征的特征显著不同,也就是羽枝远端有三角形的棱节、鹅毛(绒)显微具有棱节较小和出现在羽枝中部上,能够更精准的分辨出。
        结语:
        羽绒检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就是含绒量测试,但是由于羽绒样品存在不均匀性、复杂性的问题,而且是人为的操作存在较强主观意识等因素,也让含绒量测试数据结果的影响因素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形式。而且羽绒原料具有较高的成本,部分商家为了获得利润,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所以,检测人员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时,需要对于国家提出的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的落实,将羽绒各组成分的辨识能力增强,不断规范操作手法,提供给市场准确度较高的检测数据。
        参考文献:
        [1]冯向伟,王旭,高雅,等.含绒量和缝制工艺对羽绒服防钻绒性的影响[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1(3):9-12,24.
        [2]侯春婷.高品质羽绒服“高”在哪里,这个标准告诉你[J].中国纤检,2018,(12):92-94.
        [3]任红霞,周中俊.轻型羽绒服防钻绒方法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18,46(2):53-54.
        [4]曹昱鸿.羽绒服装常见质量问题分析[J].上海纺织科技,2018,46(10):50-52.
        [5]李红梅.浅谈羽绒服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大众标准化,2016,(4):68-69.
        [6]李鸿林.选羽绒服,这些不是硬指标[J].康复(健康家庭),2018,(1):12.
        [7]杨友红.羽绒服在使用和家庭储存环境中滋生微生物的探讨[J].中国纤检,2018,(3):141-142.
        [8]孙莉,杨莉,袁惠芬.基于正交试验的羽绒服保暖性的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6):50-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