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协同发展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李丹
[导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已逐步趋于缓慢,在此背景下,如何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成为新常态的核心命题。
        大连开易实业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23
        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已逐步趋于缓慢,在此背景下,如何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成为新常态的核心命题。要想促使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依靠经济体系的力量加强内部控制,同时需要利用公共管理职能纠正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加强对公共管理的创新,从而推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公共管理;经济增长;协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几何级增长,体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在这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隐藏着较多的问题,政府部门也已逐渐认识到这种粗放型数量经济增长方式的缺陷,力求通过改革加强公共管理,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促使经济向以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为主的质量型增长模式转变。
        1 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概述
        1.1公共管理创新
        公共管理,即公共事务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涉及行政、城市、政策、发展、教育、经济、社会保障等各个层面的内容。我国公共管理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取得诸多显著成效。我国公共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适用性较强、覆盖范围较广的管理制度,稳定了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增长模式、市场机制、资源配置情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致使我国现行公共管理制度存在一定意义上的滞后性,与经济发展方向存在偏差。鉴于这一问题,笔者针对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加以分析,并总结西方部分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现状,认为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应加强其创新性,以当前经济发展作为创新发展导向及目标,从而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水平。
        1.2经济增长质量
        现阶段,经济增长质量的明确定义尚有待商榷,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区域内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域内经济发展未来前景的参考数据。传统经济增长一般通过扩大经济产品数量,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产品质量与效率,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与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将经济增长质量与政策、环境、教育、法律等领域概念相结合,进而形成多元化经济发展研究框架,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公共管理与经济增长质量具有紧密联系,可以说公共管理水平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途径,根据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创新当前公共管理方法与模式,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另外,公共管理理念更加重视公平性,通过对经济资源的合理、公平分配,以追求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升社会经济增长质量。
        2 经济增长质量背景下公共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公共管理的主体缺陷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经济利益群体在逐渐增多,但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在实施管理职能时存在一定的缺陷。
        (1)公共管理的主体较为单一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事务在逐渐增多,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突出。但是,政府作为权利的主要实施机构,所掌握的权利过大,政府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从而降低了管理效率。
        (2)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方法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政府实施的仍是强制性的管理方法,信息透明度较低。随着人们意识不断提升,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逐渐增强,也已认识到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作用,对公共管理的参与度热情逐渐提升。但是,目前所实施的管理政策还无法发挥公众对公共管理的重要作用,公共利益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2.2公共管理的理念陈旧
        管理理念是实施公共管理所坚持的思想原则和价
        值取向,是行动的规范,能够起到约束主体的作用。受传统经济发展观念的影响,我国目前在公共管理理念的建设上主要存在几个问题。
        (1)片面追求GDP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由此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也逐渐突出。

GDP作为衡量各地方官员业绩好坏的标准,成为官员管理地区经济最主要的追求目标,而忽略了对环境治理、福利分配等的建设,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向片面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向发展。
        (2)政府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没有明确的界限
        在现有的制度下,政府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没有明确的界限,经常出现越线、缺线等现象,而且政府在公共管理事物中的地位过高,缺乏应有的监督体制,公民的参与度较低。
        2.3公共管理的体制建设落后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管理的体制建设将直接影响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受传统理念的影响,我国在公共管理的体制建设上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政府管理中官僚现象较为严重
        政府管理中官僚现象较为严重,即上级向下级发布命令,下级只能严格遵守,无条件服从,不得提出异议。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社会资源出现严重的分配不均的现象,而且生产效率较低。
        (2)经常出现政府给予与民众需求不符的现象
        由于政府在公共管理的定位较高,而且很少能深入基层并从普通大众的角度出发,所以经常出现政府给予与民众需求不符的现象。管理者是制度的主要建设者和实施者,掌握着社会资源,被管理者只能被动的接受,最终导致供需不符的现象。
        3 以公共管理创新机制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措施
        3.1建立和谐的创新政策环境
        当前,我国已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为了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我国提出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这也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政策环境直接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所以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环境的打造,出台与新兴产业保护和奖励有关的政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并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期全面带动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3.2转变公共管理理念
        在公共管理创新中,理念创新是基础和前提,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其以物为核心,经济发展的初期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和物质需要为基础。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经济发展一方面要保证其社会公平性,另一方面还需重视对自由和个性化、全面化发展的追求。另外,要向服务型公共管理转变,提高公共管理的主动性,以高品质的服务推动经济建设与发展。不仅如此,还需做到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向速度质量双向发展的转变,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使其有效推动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共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将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贡献。
        3.3延伸公共管理参与主体
        组织和个人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主体,政治目标是传统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政府是管理的主体。现如今,经济型社会不断前行,社会公共管理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也成为了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经济管理活动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非政府组织也参与到了公共管理当中,也就是说公共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外,还融入了非政府组织,从而搭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共同管理的机制。将非政府组织列入至管理主体,主要是由于其在资源配置上的优势十分明显,可有效降低供给和交易成本。公民和社会组织可在公益活动中获取大量的资金和物力支持,进而极大地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结语:
        公共管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通过公共管理创新以确保经济增长质量,是当前经济领域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因此,应重视二者的协调发展,加快我国公共事务管理模式及方法的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换娥。公共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1):176——177.
        [2]刘凡齐。开发区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探析[J].中外企业家,2009(12X):55——56.
        [3]胡怡建。理顺机制创新管理协同发展[J].中国税务,2016(1):79——80.
        作者简介:李丹,19860625,女,汉族,辽宁省凌海市,大专,MPA。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