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128119911224XXXX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混凝土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混凝土结构使用性能也亟需提高。如何来解决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整个建筑行业需要研究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技术探究
引言
当前建筑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最为频繁,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而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要不断地完善此项技术,切实解决建筑工程建筑现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积极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流程监督,掌控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以此推动建筑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并能够保证人们生活生产的需求。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首先是安全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将结构安全问题摆在首位。在进行结构预设工作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混凝土结构安全性标准为指导,确定高层建筑整体设计价值及意义。保证建筑的安全设计,满足相应标准规范要求,确保设计高效、合理。其次是可靠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结合材料、技术、工艺等要素进行综合控制,在预设过程中针对高层建筑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进行选择及提升,都需要考虑以上要素的影响。在后续混凝土结构设计期间,秉承安全性原则,以耐用性为前提进行分析,确保混凝土结构可靠性满足高层建筑建设需求。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2.1完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之一是完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在设计混凝土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或规避结构断面形成突变现象而引起应力集中的情况。若发现混凝土结构或造型欠缺合理性,应及时实施补救或加强措施予以处理。混凝土收缩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以上情况,可以把适量膨胀剂掺合到混凝土中,以实现对混凝土收缩情况的有效代偿,其有益于降低结构裂缝发生的风险。在具体设计中,若发现工民建高度>45m,则建议在混凝土结构中间位置规划后浇带,并把数量适宜的加强钢筋安置于后浇带两端,其目的是减少温度变化及应力不均对混凝土结构完整性形成的影响,降低结构裂缝发生的概率。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建议选用级配较好的砂、石等,并确保其含泥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在在选择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级别时,应充分结合混凝土结构的现实要求及其所在环境条件,最好不选用高强度水泥材料。为最大限度的优化工民建施工设计工作质量,要求有关人员一定要确立质控意识,真正认识到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必要性,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技能水平,探析诱发结构裂缝的主要因素,在设计环节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完善工程设计效果。
2.2选择有效的抗侧力结构形式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之二是选择有效的抗侧力结构形式。高层建筑抗侧力结构系统能够提升建筑水平抗震性能。日常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综合建筑功能性、高度、结构等要素进行考虑,选择有效的抗侧力结构形式。若建筑高度小于50m,且内部空间要求标准高,可以选择框架结构作为混凝土结构抗震体系,以便充分利用框架结构的灵活空间;若建筑高度在100m左右,可以选择剪力墙结构,确保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刚度满足标准要求,且结构水平位移较小;对于建筑空间、结构类型都要求较高的建筑,可以选择框剪结构、框筒结构等进行设计,在满足高层建筑功能性要求的同时保障结构抗侧力刚度达标。
2.3优化转换层结构设计工作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之三是优化转换层结构设计工作。高层建筑底部各层对建筑空间要求存在多种标准,这就需要在高层建筑当中设计转换层来完成整体的结构转换。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转换层设计需要关注转换层上下竖向结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将落地剪力墙百分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并解决建筑竖向结构构件刚度突变问题。若无法合理设置建筑转换层内部结构形式,很容易造成高层建筑竖向刚度突变性转变,进而出现抗震不利的薄弱点,影响高层建筑整体结构安全。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转换层上、下2部分的刚度来说,需要严格控制其刚度比,确保能够提升建筑竖向构件的抗侧力,来降低建筑整体竖向构件刚度突变造成的问题。使整个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位移比、整体性、刚度比都能满足标准规范要求。
2.4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温度应力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之四是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温度应力。混凝土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那么,是什么材料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热量?是水泥。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泥在搅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想要合理管控混凝土结构温度,需要先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通过合理调整水泥比例,以此减少水泥搅拌中产生的热量。目前一般应用大坝水泥替代工业水泥,或者是在混凝土结构内事先铺设一些水管,在浇筑结束后,往水管内注入冷水,借助水体的流动以此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全部带走,进而减少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2.5养护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之五是养护技术。养护技术是现阶段建筑工程中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措施,也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一个必要的环节。做好养护工作,不仅能够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一般情况下,养护工作是在完成了混凝土浇筑并且进行了振捣后12个小时内进行的。养护工作不局限在浇筑的环节,也可以是在拆完模型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养护的方式一般都是喷水,喷水的频率有一定的要求,但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模式,具体的情况还要根据建筑工程建筑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有条件,应该养护一周以上。在我国目前比较普遍的养护方式有三种:浸水养护;覆盖养护;围水养护。
2.6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之六是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组成混凝土的各项基础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相关部门要强化对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监管,应用专业、规范的检测技术来保障每项原材料的合格性。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灰及水等多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经过专业的施工流程混合而成。因此材料的质量、用量、技术、人员等都与混凝土的最终质量紧密相连。正式施工前,首先需对各项基础材料进行专业的质量检测,按照不同材料的质量标准,结合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开展检测。必要时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确定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并在混凝土制作完成后,采用模拟的方式,设置高温、低温等多项不同的应用条件来检验混凝土的应用效果,由此保障混凝土拥有合格的品质。
结语
总之,混凝土结构施工是现阶段建筑工程建筑施工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从本质上来讲,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技术,其含义十分的宽泛,其不但包括施工技术,还涉及了竣工后期的养护、维护等工作。所以,建筑工程人员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分析和研究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个细微的流程,最大程度上来实现混凝土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新.土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9):21-22.
[2]张伟.建筑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