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 杨舒惠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杨舒惠
[导读] 摘要:房屋建筑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建筑设施,其对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房屋建筑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建筑设施,其对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房屋建筑开工的途中,软土地基就是十分常见的工程问题,假如不事先施行妥善处理,就很难开展工程任务,就算工程竣工,品质安全方面也可能存有安全隐患。所以,务必要做好软土地基的治理,才可以展开各项工程建设。近几年来,国内房屋建设施工方在软土地基解决方式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导致人们对于居住房屋的要求和条件也在不断的增多,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很多的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建筑工程软土地基不稳定、抗震水平低等等。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但是在建筑工程当中软土地基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来说至关重要。再开展具体的施工工作的时候,运用施工技术不当,将会对整个项目的质量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强化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处理十分关键。
        1软土地基概述
        所谓软土地基,就是指含水率较大,压缩性较大的地基形式。软土地基承载力及抗剪强度较小,严重的还会呈现出软塑性或者流塑性。软土地基一般都是淤泥土经过长期冲刷与沉淀后形成的。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软土地基会对建筑物基础的稳定性产生致命影响,在公路工程中同样如此。软土地基结构中存在较大孔隙,在受到外部压力时,就会使土层出现沉降,进而导致公路沉降及路面开裂。
        2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危害
        2.1沉降速度快
        软土地基的下降速度是伴着在短途地基上提升的荷载随之加强的,应用在软土地基的荷载越高,地基下沉的速度就越快。
        2.2压缩性高
        软土地基当中的空隙较大,使得在具体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地基压缩系数较高,土方在受到来自垂直方向的压力时,会形成严重的土方变形问题,同时因为其沉降不均匀性,甚至造成土方塌陷等危害,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等。
        2.3不均匀性
        软土时高分散的土和细小的土粒形成的。这样的组建形式就让软土的性能非常不均匀,软土的处理状况也会伴着土质的变化而变化,在软土地基上搭建的房屋建筑会由于地基的搭乘力不一样而形成不均匀的下沉,最后让房屋建筑由于受力不均因而形成裂缝。
        2.4软弱土层的危害
        软弱土层由于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土木建筑工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与风险,在政府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中,如果项目设计与建设阶段对土层的处理不当会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没有对软土进行必要处理,容易导致路桥稳固性差,由于软土层的应力存在差异,而整体的应力水平又较差,所以会导致路桥路面受力不均匀;另外一个方面,软土地基处理不当,易造成路面隆起,危及道路交通建设。当车辆在桥面行驶的过程中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增高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不仅如此,在路桥长期应力的作用下能会导致路,会导致路面发生沉降现象,导致桥台下沉,最终可力的作用下,会导致路面发生能会导致路桥垮塌事故的发生。
        3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3.1加固土桩
        加固土桩根据其作用性质和特点又可分为水泥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其中水泥搅拌桩属于深层搅拌法,高压旋喷桩属于高压喷射注浆法。(1)水泥搅拌桩。

水泥搅拌桩是指将由水泥和水经过搅拌形成的水泥净浆通过机械设备(常用的单向搅拌桩机、双向及多向搅拌桩机)与地下软土多次循环喷浆搅拌混合,并达到设计处理深度(桩长最大不超过15m),使处理桩径及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得到改良加固,形成具有一定承载力的桩体。处理区域可通过大面积成型的搅拌桩体(桩径通常为0.5m)提高地基承载力及强度。
        3.2增强施工进程中的打桩方式应用
        在公路桥梁承接段软地基施工开展过程当中,为全面提升路基架构整体硬度,确保其保持优异的负荷性能,则需要在预制桩等不同类型桩基的支撑下,从而对打桩的方式进行充分的应用。在此过程当中,有助于展开对公路桥梁承接段软地基施工附近区域的附加应力全面管控,从而在桩基作用下的路基强度得到充分提升,同时还可以起到进一步优化承载性能的作用,更好的保障软地基在公路桥梁承接段施工区域的整体开展的稳定性。
        3.3垫层换填法
        垫层换填法主要针对地基下方比较松软及潮湿的部分利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法将其全部清除,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材料的高稳定性来替换下层土方并对其进行压实,以保证工程质量。一般条件下,若换填深度大于1m时,需要设置相对应的土工布格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在外部添加大量的碎石来使建筑施工实际效果得到有效增强,同时还可以将土层水分挤兑出来,使软土层逐渐凝固,实现加固土层稳定性的作用。该方法具有低成本、施工周期短的特点,得到了有效应用。此方法固然好用,但是必须根据实际进行合理的把控,才有利于建筑施工工作的开展。
        3.4加固颗粒桩
        颗粒桩的加固方法也是奏效的一种解决软土地基的开洞方式。这个方式利用振动、冲击还有水冲击的方式进行施工。在施工的途中要想对软土地基施行打孔,随后把之前准备好的碎石等材料压进孔内产生粒料桩体,已实现加强软土品质还有强度的目的。这种方式一般用在地基比较松散的房屋建筑施工当中,运用粘土中颗粒多的特征来施行压实,使其达成和粒料桩一起承重。运用这个方式,要注重垫层还有垂直排水工序,其中的垫层是为了确保涂层的状态不被毁坏,而垂直排水就是为了达成对软土地基中剩余的水量得到排除。
        3.5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主要的处理方法包括反压护道法、真空预压方法、水泥土搅拌桩法、堆载预压法、换填垫层法以及化学加固等方法,这些不同的处理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如化学加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在软土地基中加入化学材料或者水泥进行加固,比较适合在地基为沙土地质、粉质粘土、人工填土等土层中进行应用,还可以已经有构造物的地基或者岩体裂隙处理时应用化学加固方法。在对化学加固方法进行应用后,土体与化学材料、水泥发生化学反应,排出土中存在的空气及水分,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化学加固方法主要包括粉喷桩法、注浆法、旋喷桩法及水泥土搅拌方法等,根据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加固处理方法。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软土地基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关的施工措施,首先要了解建筑土方的实际情况,根据情况选取最佳的软土结构施工策略,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本文根据软土地基存在的问题探讨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希望可以为建筑行业带来参考,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贺淇,金光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164.
        [2]徐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中华建设,2019(01):138-139.
        [3]王小垒.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7):16-17.
        [4]车金枝.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7):204.
        [5]许雪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8,44(07):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