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迅速进步,目前,建筑行业在经济带动下逐渐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所呈现的产业朝阳化特征也逐渐突出,工程规模逐渐增加,所呈现的施工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装配式施工,作为一种全新的施工工艺,虽然比较符合现代化施工的特点,但是由于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所包含的预配构件数量较多,导致在施工方面存在一定风险性。因此,施工单位在负责具体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更需要做好安全层面的管理工作,为工程的施工效能和品质提供有效保障。鉴于此,本文主要就装配式施工范围内关于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施工路径展开合理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施工采用现场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人随项目走的传统做法,很少采用大型预制构配件,对人工劳动严重依赖,机械化程度不高、简单重复劳动多、科技含量低,建筑效率普遍低下,材料消耗大,建筑质量不稳定,扬尘治理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建筑业产生较大影响。作为建筑业主力军的农民工,总量下降,老一代农民工因年龄增大逐渐退出建筑行业,年轻的80后、90后进入建筑行业就业的意愿不高,造成建筑行业劳动力供给持续趋紧,劳动力价格持续攀升,对劳动密集型的建筑施工提出新的挑战。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资源和环境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策略,对建筑施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解决建筑业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顺应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是建设行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浙江省“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装配式建筑施工必将成为今后建筑施工的必然趋势。
1.装配式建筑概述
所谓装配式建筑就是利用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装配形成的建筑。目前,我国关于预制构件和施工方法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以及升板升层建筑。这种建筑方式在20世纪初期就被人们所注意,但是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被人们真正应用。目前,国外很多国家都对这类建筑形式有所研究,个别国家对这种建筑类型有新的改进。如美国创造了一种活动住宅,只要通过特殊的交通工具将其运输到现场,然后为其连接电源、排水等就可以使用,并且该房屋具备正常建筑房屋的所有功能。利用该方法建筑房屋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成本。综上,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我国新型的建筑施工方式之一,并且应用前景广阔。
2.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路径分析
2.1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是装配式施工的主要执行者,同时其所具有的专业品质,以及在作业施工领域所表现出的安全意识,也是决定工程作业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在该类型作业施工范围内,施工单位必须要做到,对施工队伍加强管理,做好安全意识和专业性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整体作业水平。首先,做好安全意识思想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宣传讲座,或者下达安全施工文件等方式,让作业人员对装配式施工期间需要明确的安全工作要点,包括预制配件运输期间的安全保护工作进行明晰,从而规范施工队伍的操作行为,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隐患。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做好装配式施工前、中、后期的技术培训,针对不同阶段的施工要点,以及所提出的安全操作标准进行系统培训,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在单位规章体制的正确引导下,对自身的施工操作进行规范处理和优化,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事故隐患发生的几率,也能够合理控制变更风险的发生,促进工程进度和施工品质全面提升。
2.2临时支架管理
临时支撑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主要是用来临时固定施工的构件,如各类支架等。在使用支架时,应先对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精确计算,形成施工方案,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审核,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审批,审批通过后才能应用到施工中。在施工中使用临时支架时,必须先进行验收,其目的是保证支架的安全性、稳定性,在首次使用支架时,还应进行试压操作,去除非弹性形变,明确支架的承重能力。应参照现有支模架的管理,支架的间距、荷载验算均应按照支模架的计算方式,按照满负荷状态下支架的最大承受能力进行验算,其中还必须包括活动荷载、风荷载以及振动荷载等,若采用牛腿支架,应对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验算,牛腿支架的原材料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验,符合要求后方能进场使用。
2.3装配建筑构件的运输安全管理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而言,与传统建筑最大的区别就是预制构件数量多。众所周知,预制构件是一种集成类的建筑材料,其体积大、重量大,不便运输。安全管理人员应该科学管理安全构件的运输问题,避免造成构件损伤,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在运输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再将其牢牢固定在交通工具内。在选择交通路线时应该严格注意限高、限宽、限载等条件,如果需要运输的构件众多,可以提前与交通部门联系,做好交通路线规划。在选择运载工具时,要严格按照运输构件的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交通工具,避免因超载引起交通意外事故。
2.4基于BIM的全过程监控体系构建
在开展装配式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加强管理技术体系的优化和创新。以BIM为载体落实全过程安全管理,实现现场环境的多方位监控,有效杜绝内部的安全风险,提高工程的整体作业效能,保障施工操作的品质。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需要以BIM为支撑,构建工程模型和施工数据库,加强碰撞试验的模拟演示,根据具体的工程模型对施工方案和图纸进行优化设置,做好变更风险系统分析,从而保证现场施工操作更加符合工程规范标准。
2.5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管理
由于装配式建筑在吊装时,周边并无可靠栏杆围护等,故预制构件在高处吊装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挂好安全带,高空中必须设置生命索,设置安全平网。作业人员在进行吊装工作前,项目部必须进行吊装专项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的安全教育培训和交底,落实交底双方签字手续,形成有效的安全教育技术交底记录。在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注意力集中,不得分心,并落实高处作业监管责任人。在一层装配式的楼层搭设完成后,楼层内的临边防护要及时跟上形象进度,各临边洞口防护均需落实相关责任人,防护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结语
依前所述,装配式作为重要的工程结构,在建筑施工范围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因为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给工程建设提出了全新的工作挑战。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作业的同时还需要针对现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分别从人员、支撑布置、构件堆放、防渗漏、吊装和BIM全过程监控等方面进行有效落实,构建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装配式施工作业环境,全面提高工程作业整体的稳定性,促进工程安全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范晓航,徐峰.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9,34(08):57-59.
[2]蔡沈杰,谢咸颂,詹煌强,殷月.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浅析[J].广东建材,2019,35(05):51-53.
[3]程江博.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若干要点研究[J].智能城市,2018,4(13):73-74.
[4]罗杰,宋发柏,沈李智等.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若干要点研究[J].建筑安全,2016,31(8):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