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 王志超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王志超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安全性、牢固性等相关标准,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需要在实际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引起高度的重视。
        身份证号:37078219890311XXXX
        摘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安全性、牢固性等相关标准,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需要在实际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结合某建筑工程实例,从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出发,探讨了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建筑施工项目数量逐年上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质量,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可以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可以为建筑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1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建筑工程项目地基通常相对较深,建筑面积较大,因此对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搅拌选择预拌泵送处理,如此能够根据不同的高层施工实现精确浇筑。在实际使用时,混凝土耐久性应当满足高抗压的强度指标,另外按照混凝土施工用途的差异性,对于部分混凝土还提出了较为特殊的要求,例如混凝土补偿收缩性、免除震动性等。随后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开展施工作业,对混凝土施工作业环境实施全面监测与控制,确保施工作业温湿度等相关条件能够符合规定要求,对于不同的季节或不同的地区也应当选择各不相同的周期作业方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过程中还需要对施工缝隙预留位置予以科学设计,严格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标准,如果在施工作业时要求对混凝土浇筑顺序予以调整,则应当对调整作业方案进行充分论证调研,确保方案的科学性,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规范性以及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质量。
        2混凝土优缺点及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2.1 混凝土优缺点分析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之一,混凝土具有诸多优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其还具有一定的缺点。首先,关于混凝土的优点。非常便于使用,钢筋辅助支护模板,使得可塑性明显提高;耐久性非常好,与砖混相比较来说,框架混凝土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抗震性也不错,房屋分隔自有多变;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丰富的原料,当前已实现了商品化;性能非常容易调整,可以有效满足不同结构项目的需要;环保,能够利用各种工业废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等。其次,关于混凝土的缺点。极易有裂缝的情况出现,具有太大的自重,相对较长的养护期,寒冷地区所用工期比较长。
        2.2 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总之,该项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所以,其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非常普及。因此,把该项技术引入建筑工程之中,对于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非常有帮助,并且还能够为优化建筑工程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3实例分析
        某地区一建筑项目,建筑的主体结构采用的是剪力墙结构,而基础结构类型采用的是筏板基础。建筑总面积约9000 平,地上十五层为办公建筑、地下一层为地下室车库。在建社过程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主体结构和地下室内墙C30、基础和地下室外墙C30P8、后浇带C35。
        3.1混凝土主要原材料
        3.1.1水泥
        项目选择了保水性强、泌水性小以及安定性强的水泥,细度:80μm方孔筛筛余不超过10%;并且能够有效的满足泵送混凝土要求的粘滞性;水泥的初凝不早于45分钟,终凝不迟于6.5小时;水泥中碱含量不得大于0.70%。
        3.1.2粗骨料
        粗骨料要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的颗粒含量不得大于10%,主要以采用粒径为5~25毫米的碎石为主,且含有不超过1%的泥,并选择级配的石子来进行混凝土的配制,抗压强度好、和易性强。本项目主要采用了B类碱活性骨料。
        3.1.3细骨料
        由于混凝土混合料在输送管道内要能顺利流动,混合料中含有粗骨料,而砂浆着起着润滑的作用。本项目选用的砂,具有良好的级配,细度模数为2.6,且污泥含量控制在3% 以内,碱活性指数为B。
        3.1.4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对于泵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除了需要满足相关的建设规定外,需要满足管道输送的要求,这需要混凝土有良好的泵送性,使混合料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堵塞、泌水、离析,且具有良好的粘滞性能。本项目泵送混凝土的砂率约为40%,水灰比应为0.4~0.5。水泥混凝土泵的最低用量为300kg/m3,初凝要求为8小时,其余控制在6小时内。


        4浇筑施工
        4.1浇筑要求
        混凝土的下落高度不得大于3米的高度,倘若大于3米就需要采用导管、溜槽在侧面开口;混凝土浇筑可以采用分段和分层来完成,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根据钢结构的密度和建筑物的特点来决定。在振捣过程中,手握杆的软轴管快速插入式振动器,快速插入慢拉,保持插入点均匀,并按顺序逐点移动,不要忽略均匀振动。振动棒振动时间20 ~ 30s,要确保浇筑混凝土的表面无气泡,无明显的下沉以及泛浆现象,形成水平面为准。
        4.2浇筑养护
        由于水泥和水的水加热反应,使混凝土容易硬化或凝结,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关键在于保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使其能够进行正常的水化。通常的保养方法主要包括自然养护、热养护和标准性养护。制定养护方案时,根据水化施工的具体情况来选定相应的方法,在养护过程中必须保持水泥水饱和混凝土或接近饱和状态的水泥水化过程,而水泥水化能达到饱和状态下的最大值。
        5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要点分析
        5.1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5.1.1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
        在混凝土配制前,相关技术人员要验证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选用科学可行性的配比方式,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5.1.2添加增强材料
        在混凝土配制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抗裂性能,可以合理地添加有机纤维、无机纤维和金属纤维等等。
        5.1.3添加添加剂
        严格按照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标准,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可有效的调整混凝土的收缩。
        5.2混凝土浇筑要点
        5.2.1浇筑前的工作要点
        首先,要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如泥土、垃圾、油污等,确保模板干净。其次,混凝土搅拌前,根据混凝土的有关要求,按一定比例确定物料用量,对所含物料进行水分含量的反复测试,及时调整耗水量。最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运输混凝土时,混凝土泵车不能停下来,如果有离析,则残留混凝土冲洗。
        5.1.2浇筑要点
        浇筑前,应仔细检查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强度、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等。在拆除混凝土之前一定要清除模板中的碎屑和钢筋上面的油污。同时,混凝土的浇筑必须按照从低层到高层顺序,每层厚度应根据建筑物本身确定相应的浇筑法。
        5.3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5.3.1采取降温措施
        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良好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可采取强制性的降温对策进行混凝土的降温处理。
        5.3.2控制水泥量
        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可以降低水泥用量来使内部热量减少。在混凝土振捣时,可采用相应材料来代替部分水泥,同时也可以添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
        5.3.3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对混凝土浇筑温度的影响,产生了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因此,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5.4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
        5.4.1降低外部地基约束力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大面积混凝土过厚,会引起地基出现约束力,因此,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厚度,可设置滑动层来减少外部约束力。
        5.4.2降低混凝土内部约束力
        随着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应力的增大,混凝土的约束力也会增加,为了严格控制混凝土内部约束,可适当的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进而控制混凝土内部约束力适当范围内。
        6结语
        综上所述,唯有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性,才能有效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稳定提升,确保工程项目各项指标达到标准,提升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确保建筑项目的使用性能,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强建筑的使用舒适性。
        参考文献:
        [1]孙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7(07):231.
        [2]郭烽仁.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02):14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