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仲祥
[导读] 摘要:新时代的改革步伐引导着各种创新型建材被不断发 明,土建施工技术也随着科技的创新不断提升,传统的施工技术已 经无法满足现代土建工程的技术需求。
        沐阳仁和混凝土有限公司
        摘要:新时代的改革步伐引导着各种创新型建材被不断发 明,土建施工技术也随着科技的创新不断提升,传统的施工技术已 经无法满足现代土建工程的技术需求。所以,混凝土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麻 烦,为施工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障。本文主要对土建工程混凝土 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要点;质量控制
        引言
        新时代的改革步伐引导着各种创新型建材被不断发明,土建施工技术也随着科技的创新不断提升,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土建工程的技术需求。所以,混凝土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施工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一、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是指科学应用混凝土材料建设建筑主体结构和其他部分。混凝土通常也被人们称为人工石,其一般与钢筋共同使用,形成结构受力支撑框架。市面上还有一种水泥混凝土,也被人们称为普通混凝土。其主要以砂石为集料,加入适量的水和外加剂,在施工现场经过混合与搅拌最终形成的混合物。混凝土施工的流程较为复杂,自地基基础至支撑柱和承重墙的浇筑施工等环节均涉及到混凝土施工。不同的施工条件提出的施工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对混凝土施工加以控制。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应用多种施工设备,其不仅有助于缩短工程工期,也有效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我国土建工程中虽然应用了多种设备,施工质量却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不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十分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特别是混凝土搅拌和原材料配制方面。
        三、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 原材料的准备
        1)水和水泥。施工中所使用的水源,其水质应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施工用水需经过严格处理,不可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和农业污水、沼泽水。除此之外,海水也不可以应用于施工中,这是因为海水当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多种其他的化学物质,对钢筋混凝土有腐蚀作用。水泥在混凝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水泥的粘附效果以及凝固效果较好,水泥的类型具有多样性,且指标差异明显。因此,必需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的环境和工程的特点选择水泥的类型和参数。施工人员应正确辨别水泥的品种以及强度,其主要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硅酸盐水泥是普通混凝土配制中使用的主要材料,使用前需全面掌握水泥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水泥的强度等级需达到要求,且其龄期也应符合施工规范。
        2)混凝土骨料。混凝土骨料的组成材料分别为粗砂和细砂。混凝土骨料级别控制和混合比例控制是配比控制中的重要内容。要全面地检查骨料的级配、细度、泥沙和有害物质含量。规定混凝土拌制中细度模数控制在 1.7 ~ 3.7 之间,结构用砂含量在 3% 以内,有害物质在 2% 以内。此外,在检查粗骨料石子时,需严格检查骨料的质地、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以及最大粒径。施工中碎石颗粒的粒径应在 1cm ~ 4cm 之间。且卵石通常应用于受力结构,因此不可采用煅烧石块,要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截面最小尺寸的 1/4 和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离的 1/3。
        3.2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
        原材料配制也是影响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重要因素,管理者需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混合比例以及配制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保证混凝土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在配置混凝土材料时,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配比,不断完善材料的性能。尤其要控制好水泥的添加量,必需依据施工的要求和水泥的性能对其加以控制和处理,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

完成混凝土配置后,再全面检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分析其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其作用与优势,降低对后续浇筑施工的不利影响。对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应重新配制,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在混凝土材料入场前,要对其质量予以严格检查,利用专业的泵运输设备予以妥善处理,以加强混凝土搅拌的连续性,完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
        四 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4.1 严格控制模板工程的质量
        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在工程准备要依据设计和现场具体要求严格制定工程施工方案,明确每一块模板的安装,明确按照方案循序渐进的作业施工。在这个环节中,监理机构应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查阅和研究,肯定方案的适用性,在施工过程中还要现场监督,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4.2 科学的对混凝土进行配比
        混凝土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其抗压程度上,影响其抗压程度的主要因素就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因此,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控制,就是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一定的提高,这就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设计前的结构设计当中把好关,要对水泥标号以及沙石和水的配比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且要根据当时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水灰比进行调整,进而保证了混凝土的合理配合比和强度发展的正常性。
        4.3 提高灌浆施工质量
        首先,在开展灌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使施工环境的温度维持在 5 度以上,如果工程要求在工地开展灌浆工作,应该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开展加热保温处理,以便于使灌浆的质量得到整体的提高;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将灌浆料和水的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灌浆料和水的比例在混合和搅拌过程中能够均匀,同时也可以确保灌浆溶液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再次,在进行灌浆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有专业的检测人员对关键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并且对于成型质量进行全过程的记录;最后,运用压浆法实施灌浆工作,若料浆出现从上口流出现象,需及时对其实施封堵工作,防止浪费灌浆料,造成成本的不必要提高。每层梁、板混凝土从平面结构一侧开始,按照由中间向两侧对称浇筑,先浇筑梁混凝土,再连续浇筑板混凝土,避免浇筑过程中冷缝的出现。
        4.4 建筑混凝土质量问题防控与养护
        在混凝土施工中蜂窝以及麻面问题较为常见,导致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混凝土基本配合比不合理,施工搅拌以及振捣密实度不足,模板存有裂缝导致其泥浆流失较为严重。在施工过程中要提高注意力,避免发生漏浆问题,可以选取胶条对模板进行封边处理。大多数麻面产生主要是由于模板表层粗糙度较大,存有较多杂物,模板整体湿润度不满足施工要求,拼接缝密实度较差,容易产生漏浆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拆模时间进行控制,拟定完善的拆模操作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露筋问题较为常见,此类现象发生基本原因是因为钢筋垫块位置以及间距较大,梁板底部位置振捣密实度较差,钢筋材料与模板之间过于贴合所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对垫块间距进行控制,正常情况下保持在 600mm×600mm 中。施工中夹渣层与缝隙问题突出,发生此类问题主要是由于各类杂物未能得到及时清理所导致,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选用大功率吸尘器进行合理清理,对水泥砂浆浇筑厚度进行控制。
        五、结束语:
        混凝土已经成为土建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理想的性能是符合多种强度的施工要求。为提升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把握好技术要点,保证各个环节施工质量来发挥混凝土自身优势,提升土建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吴志梅.试论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若干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66-67.
        [2]魏巍.试论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若干要点[J].中国高新区,2017(12):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